不會炒菜的廚子 作品

第48章 再次出發燭部落

 今天是王明從燭部落回來的第二十天,他帶領大家已經制出幾百斤鹽,

 當初剛回來時,部落眾人看見牛車都很新奇,他們從沒見過這樣的東西,大家把黑牛裡三層外三層圍著,討論這條牛為什麼如此聽話,以及麻袋裡裝的是什麼?

 這牛是祁部落花費很多年才繁育出的家養牛,它的祖先是草原野牛,如今馴化的家牛,不光性格溫順力氣也特別大。

 從燭部落帶來的糧食讓地明很高興,他把麻袋裡的糧食捧在手裡,放在鼻子下面仔細聞著,似乎很喜歡稻香味道。

 這糧食就是王明當初猜想的大米,只是這大米還未脫殼,連著稻殼一起賣,

 這個時代,稻穀是賤民的主要食物,有錢人吃的是豆類,以及肉食,

 由於沒有脫殼技術,貧苦人家只能把稻殼和裡面的米一起煮熟,這就讓稻米十分難以下嚥,所以一般都是部落賤民和奴隸的食物。

 王明看著幾袋稻穀也沒有招,目前還沒有磨盤,也沒有脫殼機器,他也只能把稻穀放到陶罐裡煮熟,將就著吃。

 不得不說沒有脫殼的稻穀,就算煮熟了也十分難以下嚥,稻穀殼不光難以嚼碎,而且還喇嗓子,有時會卡在喉嚨裡十分難受,

 王明吃了一點就吃不下去,對於吃了半輩子細糧的人,他根本接受不了這粗糧,

 部落其他人倒是吃的津津有味,在他們心裡,好不好吃其實不重要,區別食物的唯一標準就是能不能吃,會不會死人,至於好吃不好吃,在生存面前都不值一提。

 這一段時間部落發生了很多事,

 羊群裡的母羊已經開始懷孕,有兩隻母羊前兩天生了小羊,其中一隻純白以及黑白相間的,

 根據王明觀察這群羊應該是綿羊,他們體型勻稱,羊毛綿密潔白,耳朵寬大,嘴巴很尖而且嘴唇薄而靈活,十分適合吃短草和根莖,也能會吃秸稈和樹枝,消化能力很強,是後世典型的綿羊。

 但綿羊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從西伯利亞發展的,為什麼原始部落時代會有西伯利亞綿羊和小麥?

 王明一直想不明白,如果這裡是遠古時代,按道理不可能有跨地區的物種,更別說明顯經過人工選育的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