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太太團

  ......

  整輛救援車的外面積,長度56.37裡,28公里。

  寬度12.89裡,不到6.5公里。

  高度30.46米,分為六層,每層房間的高度3米,這樣設置可以從高度的視覺上緩解房間面積不大的緊張感。

  餘下的高度在車底、車頂、樓層之間佈置全車需要的工具,包括武器在內。

  一層的整個高度也是3米,一層又拿出很大的面積佈置為上車適應車廂,溫度分別為零下30度,零下20度,零下10度,零度,零上10度,零上20度,和正常生活工作的車廂一樣的溫度---恆溫26度。

  把一個身體健康到巔峰的人從風雪裡直接送進恆溫26度,風雪裡的低溫遠超過本星球可以理解的溫度,這就造成兩下里溫差超過100度,這對於人的血肉之軀來說,和謀殺沒有區別。

  就像把一條深海里的帶魚帶到海面,它會因為深海壓力和海面壓力的差異而死去。

  按道理來說,一輛預定行程為直達生命不息投資公司基地的救援車,不應該出現大面積的適應車廂。

  就算考慮到救援隊員下車,穿著防護服的他們也不需要適應幾個溫度以後,再下車和上車。

  上車適應車廂,完完全全就是為中途遇到的倖存者而設置,為保證倖存者順利上車,安全上車的保障設置。

  這輛車的外面積長28公里,寬6公里多,不亞於一座小城市或一個城區。

  有這麼大的面積,倉庫是足夠的,每一個房間的大小足夠使用,但是2米長3米寬的房間不能算寬敞。

  只在上車適應車廂這裡,給的地方不算小。

  第一個零下30度的適應車廂,能入住一萬人。

  入住,不是擁擠的大家站著一萬人。

  方毅來參觀的時候,就說過適應車廂其實是醫療車廂,它入住一萬人的標準是一萬人能同時做手術,有一萬個手術床位。

  不是所有幸存者都需要在零下30度裡適應一天或半天,他們中間經過醫護人員認定可以提前離開的,會在一小時後、兩小時後......的每次心跳血壓各項測量裡,比一起上車的人提前進入零下20度的適應車廂。

  零下20度的適應車廂能入住8000人,有8000個可以做手術的床位。

  一樣的道理,進入零下20度的倖存者,也會有先有後的進入下一個車廂,零下10度裡。

  零下10度的車廂能入住6000人。

  再往後,零度車廂能入住5000人。

  再往後面的零上10度,零上20度,恆溫26度,都是同時入住5000人,各自有5000個床位。

  這樣一說,明白人的都明白,上車適應車廂也是每輛救援車的手術車廂,每車兩百萬人上下,每車共有手術床位四萬多。

  這些看似浪費而過於寬敞的車廂,其實還是全車的綜合醫院。

  有人也許要說零下30度裡怎麼做手術?

  車內溫度是可以調節的。

  外面風暴雪獰,風猛烈,電就用不完。

  救援車駛動的時候,不會有幸存者上車,如果這時候四萬多床位都能用處,把車廂溫度調節一下就是。

  如果四萬臺手術一起開始,想想吧,這車裡在鬧流行病。

  這種情況是車長重點防範的重中之重,一般不會出現。

  上車適應車廂的幾個不同溫度,從開車以來也沒有調節過。

  醫護人員去不同的溫度裡上班時,換上不同程度的保暖衣物,如果零下30度裡沒有病人需要照顧,那也就不用去了,車內電腦監控一下也就這樣。

  這幾個既是綜合醫院,又充分滿足停車救援條件的適應車廂,不是由顧生一個人設定。

  顧生知道他的職責就是早到基地,帶著一千兩百多萬人和生產線,早早的到達基地,開始民眾們的正常生活。

  換而言之,他不是不想中途停車救人,但他事先設置車廂的時候,沒有想到中途的救援。

  這種車廂的設置是在基地派來的跟車工作人員,如馮醫生、如寵物醫生、如心理醫生等大家的一起建議之下,出現這幾個溫度不同的上車適應車廂。

  說白了,顧生中途停車救人,早在總裁嶽峰的計劃之中,和通過生命不息投資公司董事會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