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帶路黨





使者受寵若驚,小心翼翼地坐在墊子上,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開始講述越國的詳情。





原來,‘幹王’和‘烈王’已經結成了攻守同盟,在越國的內戰中大佔上風!





北部的搖王,已經被這聯手的二人打得半死不活,基本沒什麼再戰之力了。





南方的餘復君也苦苦支撐,節節敗退。





這也是餘復君為什麼急切要當帶路黨,甚至不惜拋棄身為貴族的尊嚴的原因。





因為他馬上就要頂不住了!





使者抬起頭,滿臉期盼:“不知大楚王師何時可以進兵?”





屈平不置可否,只是繼續問道:“那搖王、幹王、烈王各有多少兵馬?你們餘復君又有多少軍隊?”





使者躊躇一下,如實相告道:“回稟柱國將軍——幹王、烈王的聯軍約莫有十萬左右,我們餘復君則只有兩萬人……”





“至於搖王,早就被打廢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屈平皺起了眉毛。





熊午良也聽明白了。





敵人的實力並不算羸弱——十萬敵軍,也算得上是一場硬仗了。





縱然有餘復君的兩萬人助陣,可這兩萬人多半是指望不上的。





且不提這兩萬人的攻勢,是否會真的為楚國大軍分攤壓力……餘復君多半也不會傾巢而出,全力協助楚國。





要換我是餘復君,最好期盼幹王烈王的聯軍能和楚國大軍打個兩敗俱傷。





這樣,餘復君可以坐收漁利,不但不再需要擔憂自己的地盤受到幹王、烈王的侵吞,也不需對楚國俯首稱臣了。





見這使者再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屈平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示意門口的親兵可以將這個使者帶下去了。





……





屈平站起身來,眉毛高高擰在一起。





敵軍尚有十萬之眾!





而且,敵人是防守方,自己是進攻方。





這一仗,並不像戰前想象的那樣不費吹灰之力。





若是不能短時間戰而勝之……屈平心中暗罵,還真得讓曲陽那個後勤基地派上用場!





但是……





這熊午良,怎麼看怎麼覺得不靠譜!





曲陽縣一個小縣城,本來人口就不多。





在丹陽大戰之後,更是傷了元氣。





憑什麼保證能有那麼多民夫,可以為十五萬大軍的人吃馬嚼供應上足夠的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