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登船!

流線型的船身、高高挑起的船頭、低矮的船幫……無疑代表著平阿水師對於‘海船’這一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

這也不奇怪——熊午良對水師的要求,就是要滿足最基本的海上運輸能力。楚人本就擅長水戰,平阿商港裡來往的船隻又多如牛毛,讓水師戰船的設計工匠們更是飛快地積累了造船、尤其是造海船的經驗。

平阿水師的戰船不但船體更適於海上行駛,這幾十條船上的軍械也極其犀利。

僅是熊午良座下的這條旗艦上,便有大型攻城床弩五十架、固定式投石車二十架——火力強到離譜。

水師統領吳餘興奮地拱手道:“不敢當君侯誇讚,末將願為君侯效死!”

這吳餘,乃是越人出身,當初熊午良跟隨屈屏征伐越國的時候跟隨熊午良回到了封地……當初也是曲陽新軍的前身‘曲陽軍’中的一位千夫長。

後來熊午良設平阿水師之時,抽調了部分軍中的優秀將官來水師任職,這吳餘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熊午良點了點頭,然後簡單地下令道:“水師出航,直奔即墨!”

令旗揮舞,幾十條滿載軍卒的大船迎風楊帆,緩緩駛出了港口……船隊不斷加速,迅速駛出了淮水,進入了海面之上,貼著海岸線不遠處一路北上,濺起雪白的浪花。

……

平阿水師的水手們展現出了很強的功夫,幾十條大船平穩地行駛在海面上,始終保持著穩定的戰鬥隊形。

對於這條海路,水手們再熟悉不過了——

從【平阿】到【即墨】,幾乎每個水手都至少往返過三次以上——齊王田地之所以能在即墨負隅頑抗了這麼久,幾乎全靠楚國人在海路上提供的補給。

不然即墨城早就在燕軍的圍困下斷糧了,豈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趁著水師還在大海上行進,現在終於有了短暫的閒暇,熊午良對著召滑簡單地闡述道:“秦人偃旗息鼓、魏韓兩國似以大楚馬首是瞻、趙國與楚國並不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