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見 作品

434 第二場會戰

和寡人那個屢屢以弱勝強的好大侄比起來,司馬錯的水平真是太一般辣!

在以前,秦國國力強盛,司馬錯當然能連戰連勝。

現在,我楚國的軍力更強……這個司馬錯就顯出原形咯!

這麼看來,寡人的軍事指揮水平,似乎也不比司馬錯差嘛!

楚懷王的自信心空前膨脹!

當即,親自提筆回信——好好好,來來來,看老子揍死你。

就這樣,兩日之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會戰,正式打響!

……

在楚王的英明領導下,二十八萬楚軍被分成三路——

兩翼,各有十萬楚軍——相比之下,中軍的兵力反而是最薄弱的,僅有八萬楚軍。

這樣安排的好處很明顯。

開打之後,中軍黏住秦魏韓主力,兩翼充足的兵力可以大範圍地迂迴機動,從側翼撲殺而來,儘可能多地包住敵軍,起到最大的殺傷效果。

而兩萬越國軍隊,則被安排在楚軍的中軍方陣後面。

雖然越軍人少,但是精銳程度其實遠勝楚軍的那些戍卒——越王姒驚的練兵手段還是過硬的,而且這兩萬越國軍卒,至少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老兵。

兩萬越軍,充當這次會戰的預備隊。

等到兩方大軍廝殺得精疲力竭的時候,這兩萬精兵再一鼓作氣壓上去,便能取得全勝!

從楚懷王的排兵佈陣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對這場大戰,已經有了絕對的信心。

一切安排,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擴大戰果!

話說三十萬大軍擺開陣勢,端得是漫無邊際……旌旗隱天蔽日,鼓點震天……微風吹過,漫山遍野的旌旗如同雲朵一般搖曳。

肥胖的楚懷王端坐於戰車之上,哈哈大笑、意氣風發:“擊鼓!邀戰!”

咚!

咚!

楚王的戰車後面,八十面牛皮大鼓齊刷刷敲響,鼓手方陣揮汗如雨……中軍王旗微微擺動。

二十八萬楚軍、兩萬越軍陣型整肅,劍戟林立。

一通鼓響之後,三十萬大軍齊刷刷舉起手中的劍戟,用右腳猛跺地面,低吼聲凝聚在一起,如同滾滾的沉雷一般劃破天際:“霸主萬歲!”

“大王快看!秦魏韓聯軍出動了!”武賁高高舉起手中的佩劍,指向遠處的方陣。

二十三萬秦魏韓聯軍組成的大陣,明顯要比楚越聯軍這邊的要小上一圈兒……但是威勢同樣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