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見 作品

509 蒙古國海軍司令昭雎


  若是熊午良當真要推行他那個勞什子‘變法’,群臣雖然不敢明面上反抗,但是暗戳戳陽奉陰違還是不在話下的。

  當初那個吳起,在楚國搞變法,折騰得世家大族很是過了一陣苦日子。

  那又如何?

  後來,不還是把吳起那個狗日的給整死了?

  當然,以熊午良今天的羽翼來看,比當年的吳起實力還要雄厚得多……那也無妨。就算熊午良再怎麼強勢,也總不能比全國的貴族勢力加起來還要龐大。

  ……

  在群臣各懷心思的注視下,只見熊午良大手一揮,一臉正氣道:“奉大王之命——新君即位,老令尹昭雎有功於國,免去令尹之職,擢升國師!”

  昭雎白眉微微一抖……著實想不到,熊午良第一個‘高升’的,居然會是自己。

  所謂國師,是一個極其尊崇的官職——管理楚國王室的教育機構,從王族子弟中選拔人才、主持祭祀等等。

  尤其楚人的先祖鬻熊,曾經給周王室擔任‘國師’一職……既然有此淵源,楚國的‘國師’更顯得分量十足。

  群臣面面相覷,都以為就算熊午良不殺昭雎,肯定也會給後者穿小鞋,沒想到昭雎這老令尹不但沒受什麼禍害,居然還高升了。

  在片刻的安靜之後,終於有心思玲瓏的回過味兒來了!

  這國師,名號雖然顯赫,卻和景充的‘國老’一樣,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虛職。

  好比蒙古國海軍司令一般……

  進入戰國時代,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愈演愈烈,於是一切以實效為重——就拿任用人才來說,甚麼血統家世之流,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以秦國舉例——名動天下的百里奚、商鞅、張儀、司馬錯、白起,包括後來的范雎、呂不韋、李斯……都是典型的布衣將相,或者最多是個破落貴族出身而已。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是臃腫腐敗的楚國,也鮮少再大肆任用那些被膏粱灌滿了肚腩的王族子弟,而是效法中原各大強國,大力起用布衣人才。

  國師職能下的‘從王族子弟中選取人才’,便顯得無關緊要了。

  至於主管祭祀,更不用說——在幾百年前,這還算是一個有名有實的顯赫官職。當時還有‘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的說法,就是說祭祀和打仗一樣,是邦國最重要的兩件事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