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見 作品

513 昭雎黨的狂歡

  熊午良蚌埠住了。

  對味兒了!

  這召滑,哪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眼下不殺,為的竟是以後能‘殺得乾淨’!

  屈原、樂毅等人對視一眼,紛紛道:“此言甚是。”

  熊午良從善如流,遂點了點頭,冷聲道:“既然如此,就讓昭雎再蹦躂些時日。”

  “青羽衛,繼續嚴密監視昭府。”

  “日後何人進出昭府、停留了多長時間……都要記錄下來。”

  “我倒要看看——這楚國之內,還有多少人要和本侯掰一掰手腕!”

  ……

  距離冬天,已經越來越近。

  楚國雖然地處南方,但是太陽落山之後,天氣也頗有幾分寒冷了……夜晚秋風吹過,很是料峭。

  屈原等一眾班底在熊午良的支持下,如火如荼地開展戰後的善後工作——分發救濟糧食暫且不論,首要的便是搭建過冬的住房。

  上百萬難民需要安置,其中的工程量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好在人手不缺!

  熊午良提出了‘以工代賑’的思路,動員難民自發搭建房屋——封地裡的‘曲陽建築工程隊’成立在數年之前,現在竟大顯身手。

  在這些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配合大量的水泥,難民們在廢墟上艱難地建設新家園。

  效率倒是不低——雖然沒有工錢,但幹活幹得慢了,熊扒皮老闆是不給飯吃的。再加上難民們心中也知道,這些房屋是供自己過冬所用,所以工作積極性很高。

  書院的學生們,都提前畢業了——淮南平原的基層管理系統被司馬錯摧毀得很徹底,需要大量的官吏來填補空缺。

  好在其餘的瑣碎事務一時間都不用管——書院的學子們與其說是充當官吏,倒不如說是來當包工頭。大災之後的秩序維持是個難題,不過這當然難不倒手握悍旅的熊午良,大手一揮,整個淮南平原便進入了軍管狀態。

  曲陽新軍、驍騎軍壓場子,救濟糧按人頭髮放,一切都井然有序。

  不過錢糧仍是個大問題——在熊午良的宣傳下,難民們得知救濟的錢糧是管夠的,所以一時間還沒鬧出什麼亂子……但按照這個消耗速度,還不等冬天到來,熊午良手裡的糧食就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