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見 作品

544 千夫所指曲陽侯



            那熊午良戰無不勝,威名聲震列國,豈會是一個目光短淺的煞筆?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熊午良真是煞筆,他麾下的樂毅、屈原、召滑等人也都是洞察世事的人傑,又豈能一同犯迷糊?

楚國放著風雨飄搖的秦魏韓不打,而是去打越國……看起來是熊午良在出昏招,其實不然!

確實——在這個節骨眼上,楚國若舉兵攻秦,那麼秦國絕難同時抵擋楚軍和趙軍……有八成的幾率,會被這兩國聯手滅掉。

楚國幹掉了秦國,當然就徹底洗雪了‘王都被攻破、先王被害’的血海深仇。

但然後呢?

趙國的軍事實力明顯比楚國強,滅掉秦國之後,趙國能獲得的好處明顯更多。

到時候,趙國再傾兵拿下魏韓兩國……與楚國之間,就有了長達千里的接壤國境線!

本就強盛的趙國,又吸取了秦魏韓三國的養分……楚國縱然也能從秦魏韓三國的屍體上撈些好處,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比實力強盛的趙國拿到的好處更多。

到時候,長達千里的國境線上,趙軍的騎兵軍團可以任意選擇地方向楚國發動進攻。

楚國還能守得住嗎?

綜上所述——熊午良不打秦國打越國,看起來是昏了頭的決策,實則是謀算深遠的正確之舉。

當前的國際形勢——趙國最強,而且擴張野心十足。

秦魏韓三國,正好幫助楚國擋住了趙人南下的路線。

別看楚國已經拉著齊國,和趙國簽訂了盟約……但從實際局勢上來看,秦魏韓三國對於楚國而言,就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反過來再說——

打下了越國,一方面能復仇、提振國人的民心士氣;第二能從越國汲取些許養分,加快楚國恢復的速度;第三,還能繼續留著秦魏韓三國,來遏止住空前強盛的趙國的擴張速度。

對楚國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熊午良,你果然陰險!”白起想通了其中的關竅,臉色凝重了很多。

但嘴上,仍然對熊午良的所作所為吐了一口唾沫:“如此多的陰險算計,你果然不是什麼君子!”

“任憑你百般計算……終究,我秦國還是免於亡國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