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見 作品

565 越國降了

越國降了,姒驚死了。

楚國大仇得報,而且這次兩萬部曲輕取越國,無疑會在列國之間再次打響楚國的名聲,教他們不敢輕視楚國。楚國自身,也會因為這次輕鬆的勝利,再次鼓起一往無前的信心和動力。

從熊午良個人而言——也能進一步穩定自己在國內的權勢。

歸降的三萬越卒,都是精銳的山地作戰部隊,加以整編和訓練,就可以替楚國征伐嶺南和巴蜀。

而且,這三萬人肯定歸降於曲陽侯,而不是歸降楚國。

也就是說曲陽侯一脈所掌握的軍事實力,又將有新的飛躍。

一樁樁數下來,都是好事兒。

但熊午良卻偏偏高興不起來,總覺得悵然若失。

姒驚人沒了,這個世界上,又少了一個大才啊!

熊午良對姒驚恨之入骨,二人之間暗地裡卻也惺惺相惜。

若不是生在這樣一個窮困末路的越國,以姒驚的手段和能力,定然也是不遜於秦孝公、魏武侯那樣的一代雄主!

如今雖然一度掀起了不少波瀾,卻又死得這般無聲無息。

嘖!

……

在呂義緊張的目光中,熊午良面色平靜地擺擺手,令人合上了棺材,然後沉聲道:“姒驚舉國而降,也算是將功折罪了。”

“既然如此,便留其全屍吧。”

“傳令——將姒驚屍身,以大夫之禮,葬於琅琊城南。”

“准許越地遺民自行祭拜。”

呂義先是一怔,然後感佩不已:“謝君侯開恩。”

熊午良擺了擺手。

他心情正複雜,索性閉目養神。

一旁的召滑上前,接替了熊午良的指揮——一連串的命令下去,顯得井井有條:

首先,出門受降的越國群臣及武將,被統統看押起來,雖然不至於優待,但也不會讓他們遭罪。這些文臣武將,按道理來說應當儘快押送郢都,呈送到楚王面前,由後者定奪。

但以熊午良總攝國政的‘狼子野心’,自然是免了這個環節。

眾越國故臣都被看押起來,等待熊午良發落。

其次,召滑下令——三萬受降的越國軍卒,一一接受搜身檢查,確保沒有攜帶兵器之後,這三萬人赤手空拳地來到城南,親手為自己建造戰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