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1202章 投資迪廠三

 

那一年,汪富28歲。

 

剛創業時舉步維艱。

 

汪富第一步需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而且是鉅額資金。

 

當時,鎳鎘電池的一條生產線,就價值幾千萬元。

 

汪富求爺爺告奶奶,最後從表哥和朋友那借到了三百萬,三百萬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筆鉅款,但是對電池產業來說就是杯水車薪。

 

汪富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八瓣花。十幾個人以廠為家,吃、住、研發都擠在一層樓裡,,晚上一字排開地睡大通鋪。

 

一臺設備20萬美元,汪富買不起。萬般無奈之下,汪富想了一個辦法:機器不夠,人來湊!

 

他把生產拆分為幾十個不同環節,別人用機械手的地方,他用“夾具+人工”的方法來代替。除非是完全沒辦法替代的,才用機器。

 

這都是被窮逼出來的辦法啊!

 

可是現在,迪廠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去年公司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困擾他的資金問題已經得到極大緩解,公司也從布吉冶金大院搬到了龍崗,還成立了專門的技術研發部門。

 

今年,汪富準備在歐洲成立一家分公司,專攻歐洲市場,明年,他還計劃在港島、花旗國開辦分公司……

 

現在想要投資我的公司,這不是來摘我的桃子嗎?

 

汪富已經下定決心,因為是熟人引薦,他沒法推辭,不過即便是見面,也只是虛與委蛇一番,不論對方說什麼,他已經打定主意,絕不接受對方的投資。

 

******

 

林致遠再次來到深市,迎接他的是一臉羞愧的邢子瑤,一見面,邢子瑤就主動承認起錯誤了,“林總,實在對不起,還讓你親自跑一趟,都怪我工作經驗太少了……”

 

“邢博士,這不怪你,你不用自責。”在看過邢子瑤發過來的資料之後,林致遠就意識到他錯過了投資迪廠的最佳時期。

 

一九九五年迪廠建立,最初兩年是迪廠最缺資金的時候,只可惜當時新材公司剛剛成,自己全部心思都放在新材公司上。

 

說到底,還是自己前世對這些大廠瞭解的不夠,不清楚他們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