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1390章 拜訪呂工

林致遠和呂鐵生並肩坐在奧迪車的後排,透過車窗,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兩邊的工廠、車間、建築物,以及橫穿馬路上方的各種黑色管道。

眼前的一切再熟悉不過,彷彿時光倒流,林致遠回到了五年前的革鋼。

1954年,來自全國22個省市區、55個城市、727個企業、單位,8萬多名建設者,會師草原,風餐露宿,手拉肩扛,創造了在戈壁荒漠建起鋼城的人間奇蹟,建成了新神州三大鋼鐵基地之一,開啟了草原工業化之路。

在這麼多家建設單位中,革鋼無疑是最重要的一支,所以這裡的絕大部分廠房建築都帶有濃厚的革鋼色彩。

呂鐵生興致勃勃,用手不停指點,給林致遠介紹,“致遠,那個是鍊鐵廠,看到高爐沒有?前年剛剛完成技術改造。”

“那個是化工廠的煉焦車間。”

“致遠,這次整合完畢之後,草鋼就有錢了,我打算繼續擴大規模,升級設備……”呂鐵生滔滔不絕地講著自己心中的夢想。

“呂總,不是我給你潑冷水,設備升級完全沒問題,但是擴大規模還是算了。”

呂鐵生很疑惑,“為什麼?”

“因為草鋼地處內陸,它的功能不是出口,而是支撐草原地區的工業建設,目前的產能已經足夠用了,盲目擴大規模是不明智的。”

呂鐵生有點不服氣,“致遠,革鋼有了羊城分公司,滬鋼也在不斷發展壯大,為什麼草鋼不行,你現在是燕京的領導,可不能偏心啊!”

林致遠苦笑,“呂總,未來國內鋼鐵企業必然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產能過剩是早晚的事,這麼多剩餘的產能往哪去?肯定是要出口,草鋼在出口這一塊上沒有任何優勢,就別跟風了。等到有一天國內鋼材出口受限,鋼材降價,你就知道盲目擴大規模的惡果了。”

“真的會有這麼一天?”呂鐵生還是有點不相信。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希望草鋼未來能夠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稀土上來,而不是一味的發展鋼鐵產業,稀土才是草鋼未來重要的利潤點。呂總,我覺得你現在應該研究的是如何建立起一條稀土提煉的現代化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