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1253章任重二


  李振山還真不是謙虛,更不是客氣,新的單位,新的崗位,新的挑戰,確實讓他感到有些棘手。

  大型工委的前身是國資局,隸屬於財政部管轄,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行使對國有資產所有者的代表權、監督管理權、國家投資和收益權以及資產處置權。

  今年三月,國資局撤銷,七月,大型工委成立,這是一個規格遠高於原國資局的機構,武定國任書記,李振山任主任,副書記。

  高層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機構調整決定,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有資產管理局雖然承擔著制定監管政策的職能,卻沒有使其政策落實的制度基礎。事實上仍然是由多個行政部門分割行使了其所承擔的出資人職能。

  比如,國有資本基礎管理職能由財政部行使,投資職能由國家計委行使,對國有企業的監管職能由國家經貿委行使,國有企業主要經營者的任免與考核由中組部、人事部負責,國有企業的薪酬分配由勞動部監管,對國有企業的財務檢查和監督由政務院派出的監事會負責。這種多頭管理格局被稱為“九龍治水”。

  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脫節,權利、義務和責任不統一,形成國有資產無人真正負責與政府部門直接干預企業經營並存的狀況,企業經營自主權難以真正落實。

  在這種體制格局下,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缺乏統一的規劃、協調和組織實施,企業經營者則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以至於不少國有企業管理混亂、肆意擴張,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加之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衝擊,使得當時的國有企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從九十年代開始,國有企業經營陷入困局,國有企業最集中的東北地區最先出現破產潮、下崗潮,之後便席捲全國。1996年,超過六千家國有企業破產。在39個大的行業中,有18個是全行業虧損。1997年,全國國企利潤僅為428億元,相當一部分不能正常發放工資和退休金,不穩定事件不斷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