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二章 橫山


  升龍城,寶光宮正殿。

  洪武三十年,陳朝將首都由升龍城遷往清化,只是後黎太祖黎利定都升龍,致使升龍又稱東京,而清化則稱西京。

  後黎現在的皇帝黎思誠是黎利的孫子,在位已經將近三十年,一直努力推動各項改革。

  沿用陳朝的左右相國,中央的官制保留六部六科,地方則從五道變成了十三處,設守禦經略使一職。

  跟重武輕文的大明有所不同,後黎的武將地位一直很高,像地方的守禦經略使便是武將出身。

  黎思誠在位期間南征占城,西吞盆蠻,雖然跟老撾的交戰中吃了虧,但中南半島的大大小小的勢力已經俯首稱臣,成為中南半島的霸主。

  即便面對強大的大明王朝,他亦敢於縱兵在西南邊境不斷騷擾,甚至很早之前便打算圖謀大明的廣西。

  本月初一,大明王朝突然宣戰,原本古井無波的帝王生活泛起了一絲漣漪,致使黎思誠亦擔心了好幾天。

  雖然他沒有親眼見證過大明的強盛,但總歸是一直以來公認的第一強國。

  黎思誠在擔心幾天後,反而慢慢安定了下來,大明王朝終究只是一個紙老虎。大明光嚷嚷要開戰,結果遲遲沒有派出一兵一卒。

  從最新反饋的情況來看,大明皇帝是擔心“西南糜爛”,所以已經選擇止戰了。

  由於今天是重要的節慶,此次重要的官員幾乎全部到場,所有人員分東西兩側列席而坐,效仿周禮盤坐於矮案前。

  “此次大明遲遲沒有興兵,大明皇帝肯定是怕咱們黎朝大軍了!”

  “當年大明被太祖打得跪地求和,而今咱們黎朝兵強馬壯,反倒他們大明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說早前他們大明皇帝被北邊一個小部落擄走,今年他們皇帝擔憂部落酋長來犯,竟然被迫同意娶一個部落首領的女兒!”

  ……

  兩位相國和五位大將軍都到場,面對遲遲沒有動靜的大明軍隊,或許早前他們所有人都有過緊張,但此時不免狂妄起來。

  黎朝重臣學習的是漢字,又跟大明方面一直保持聯繫,故而對大明朝廷的一些舉動“十分清楚”。

  事情便是如此的古怪,明明朱樘納伊克錫為北妃是制衡滿都海,結果到他們這裡卻成為“大明皇帝被迫娶部落妻”,更是被他們當作了一個笑談。

  或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正是由於他們心底的這一份偏見,以致對事情壓根看不到全貌。就像後世某臺專家茶葉蛋為寶的論調,竟然能夠在當地得到廣泛的認可。

  正是如此,在場的文官和武將充斥著一種強烈的優越感,卻是打心裡瞧不起突然對他們進行宣戰的大明王朝。

  左相國阮烈清楚地意識到大明王朝即便腐化亦是一個龐然大物,並沒有完全喪失警覺地安排:“咱們務必在兩廣邊境保護警戒,利用地形優勢阻攔他們南下!”

  “只要大明從廣東過來,本將軍定要他們有來無回!”黎壽域負責廣東邊境的防禦,顯得自信滿滿的模樣。

  鄭公路發現黎壽域挑釁地望了自己一眼,卻是十分平靜地表態:“廣西和雲南已經重兵部署,定能將明軍打回去!”

  經過這麼多年的相處,他亦將大明邊軍的腐化看在眼裡。

  雖然自己這邊軍隊人數處於劣勢,但相信憑著黎朝的精兵強將,哪怕不能將明軍全部殲滅,亦能讓明軍退回大明邊境。

  左相國阮烈的嘴角微微抽搐幾下,臉上露出了苦澀之色。

  原本他是想要他們這幫武將能夠提高警惕,但不想這兩位前方的大將壓根沒將自己的告誡聽進去,仍舊是那般的狂妄自大。

  “你們兩個儘可放心,只要你們來信,我必定率部馳援你們!只是咱們可是說好了,功勞要分我一半!”黎弄用手拇指掏著耳屎,顯得大大咧咧地提出條件。

  黎思誠雖然已經被皇宮奢靡的生活所腐化,但壯志未改地道:“不管明軍是不是要做縮頭烏龜,你們現在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