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二百六十章 京城暗湧,會考論雄

  馬文升的眼睛一眯,顯得憤憤地說道:“倒是便宜王世昌了!”

  他之所以如此針對王越,不僅僅是為了朝廷的吏治清明,而且是為了清除文臣中的叛徒,更是為了心中的那股怨恨。

  很多人都並不知曉,他跟王越其實是同年關係,只是王越的軍事才能遠在他之上,故而一直比他更加出彩。

  當年大明邊地面對滿都魯等部落的入侵,王越因大捷向朝廷奏報,而他知曉邊軍有謊報軍功的情況,遂不甘落後派兒子謊報軍功。

  只是朝廷對他們兩人的報功進行核查,結果發現王越的大捷無誤,反倒是他奏報的軍功並不真實,致使被朝廷處罰停發三個月的俸祿。

  正是因為謊報軍功這個事情,自己成了邊地的一大笑柄,亦是從那個時候自己便恨透了王越。

  好在自己很快得到某位朝堂大佬的賞識,亦找到了一個好靠山,於成化十一年取代王越出任總制延緩、寧夏和甘肅三邊軍務。

  雖然後來王越因軍功被封侯風光了幾年,但卻因為跟汪直走得近,成為了文官集團所要清除的對象。

  後來的發展都處在情理之中,在汪直倒臺後,王越被朝廷謫居安陸。

  一個因罪而被謫居安陸的罪臣,而他馬文升卻一舉成為名滿天下的正人君子,跟王越可謂是雲泥之別。

  只是誰能想到,新君登基之後,卻是發生了一個難以置信的變化。

  他雖然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但因上陳四事疏,一項是請求革職王越是要洩私怨,另一項則是為大明第一貪原戶部尚書敏辯罪。

  卻是好巧不巧,朝廷查實李敏坐擁贓銀百萬兩,致使自己再無臉呆在朝堂之上,便灰溜溜地上疏請辭。

  現如今,王越不僅已經名動天下,更是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重返京城,而今更是打破常規出任會試主考官。

  面對如此風光的王越,他自然是想要摧毀,但奈何此次是真的敗了,只能說而今的帝王過於強大。

  “馬大人,你可別忘記那一位的話,咱們要針對的可不是王世昌!”年紀最大的老者顯得頗有智慧,卻是突然提醒。

  一直不吭聲的老者接觸不到核心之事,當即好奇地詢問:“那是誰?”

  “這還用問嗎?”年紀最大的老者輕瞥一眼,伸出手指指向屋頂。

  東昇客棧,生意重新紅火起來。

  雖然這裡因命案而遭到考生嫌棄,但隨著開考日期臨近,而這裡離順天貢院很近,故而很多考生重新入住這裡。

  “依我看來,陛下就是在包庇會昌侯!”

  “可不是嗎?焉有不將會昌侯斬立決之理?”

  “為了免會昌侯一死,竟然搬出子虛烏有的宮廷記載!”

  ……

  溫書終究沒有抨擊時政來得有趣,幾個到前堂享用午餐的舉子再次聊起了會昌侯的案子,卻是紛紛將矛頭指向了當今皇帝。

  從最近的種種跡象來看,朝廷釋放會昌侯的概率大大提高。

  早在元宵節之時,會昌侯府請求釋放會昌侯孫銘回家過元宵,這個請求竟然得到了應允,而今假期已經過去,卻是遲遲不見朝廷的裁決。

  以往有什麼紛爭之事,朝廷都是採用這種靜處理的方式,先是將事情進行拖延,而後不受關注再做出定奪,那麼自然就不會引起太大的輿論風波。

  “簡直一派胡言!”正是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間響起。

  在場的幾人以譚博為首,譚博扭頭打量眼前這個有著一些傻氣的年輕男子,當即便沉著臉:“報上名來!”

  周圍的人看到這裡產生衝突,特別那個傻里傻氣的年輕人衝撞的是有些背景的譚博,不由得紛紛扭頭望過來。

  “廣東舉子海寬!”海寬從不是一個怕事的主,亦是道出身份。

  譚博上下打量著海寬的衣著,顯得不屑地詢問:“海寬?這麼狂,竟敢如此指責本公子,不知你是何等出身?”

  “我祖隨太祖平定天下,乃廣東衛指揮使海遜之,我父海答兒乃瓊州左衛百戶!”海寬以自己的出身為榮,亦是自報家門道。

  譚博的眼睛不由得輕蔑幾分,便是直接嘲諷起來:“軍籍,呵呵……若你考不上進士,你子子孫孫永遠都是軍籍,亦是永無出頭之日!如此低賤的出身,虧你還有臉在本公子面前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