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

  宋澄聽到皇帝的問話,便給餘明一個鼓勵的眼神。

  他之所以要排除阻力將餘明帶到御前,既是要餘明讓這幫錦衣肉食的重臣看到底層百姓最真實的情況,亦是餘明本人的一次自救。

  無論刑部尚書何喬新,還是戶部右侍郎吳裕,壓根不曉得底層百姓的生活情況。

  “回稟陛下,此事說來話長!當年韃子進犯帝都,草民父母死於韃子之手,所以草民從小是奶奶一個人撫養長大。因草民家中有二十畝田地,且奶奶很是勤勞,日子過得還算可以。只是奶奶常年累月為草民忙碌,在草民生下第一個女兒的時候,她因操勞過度撒手人寰。由於家中當時已無積蓄,草民便通過村裡斡脫戶餘不仁從昌盛錢莊借了二兩銀,買一口薄棺安葬奶奶,月息是四分。不巧那一年遇了旱災,次年二女兒又出生,故草民一直欠著這筆銀子!只是這年月日久便要利滾利,草民咬牙賣田還債,那時已是四兩!草民所託非人,餘不仁拿到銀兩本是一筆勾銷,但餘不仁給草民拿回一張假欠條忽悠草民。直到債主上門之時,欠銀已經高達八兩。那一年朝廷剛剛加徵新河銀,故當年勞作僅僅只能填飽肚子,家裡並無積蓄。草民被迫再籤新約,在將剩下田產全部變賣後,這才堪堪將債還上。”餘明將自己的經歷說出來,只是眼睛慢慢溼了。

  若時間重新來過,他還會再借錢安葬自己的奶奶,只是自己最終還是被這高利貸壓垮了。哪怕他一生向善,但他自己的人生變得一團糟。

  禮部左侍郎劉健對餘明的孝道頗為認同,便輕輕地點頭:“既已還清,雖無田產,然老老實實給人做佃農,亦可以過日子!”

  宋澄淡淡地瞥了一眼這位禮部左侍郎,只是並沒有說話。

  工部左侍郎陳政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深知劉健這種清流跟百姓離得太遠了,典型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田的農民都活成這個樣子,作為佃戶的日子必定更加糟糕。

  刑部尚書何喬新並不吭聲,卻是沒有想到宋澄找來一個受到借貸所迫害的普通百姓,眉頭不由得蹙了起來。

  “草民沒有了田產後,便給鄰村的趙官做了佃農。初時確實還能勉強過日子,只是我妻子突然病逝,所以草民迫不得已向錢莊借了二兩銀。只是次年遇上災年,原本佃民就沒有多少分成,結果最終勉強填飽肚子,壓根無法償還到期的債務。他們三家逼草民借債新還舊債,草民為了苟活,便同意了他們的要求。只是他們早已經盯上了我的兩個女兒,先後抓走兩個女兒賣人為婢來抵債。草民從無做違心之事,自己過不好則罷,然而累及兩個女兒,如今尚欠一家的債務,草民不願再苟活!”餘明的眼睛沒有了光,顯得十分誠懇地說出自己的處境。

  刑部尚書何喬新家境殷實,當即便包攬道:“別動不動就要死要活!你欠了幾兩銀子?本官替你還了!”

  萬安等官員不由瞪了一眼何喬新,現在哪裡還是餘明一個人的事情,分明就是這些放高利貸的錢莊將一個老實人逼得家破人亡。

  雖然以前知曉百姓因欠債而被逼賣兒賣女,但親眼看到這個中年男子被生活折磨不成人樣,親耳聽到餘明的經歷,心裡亦是產生了撼動。

  他們心裡或許有一些私慾,但終究是大明王朝的重臣,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堅定地站在正義這一邊。

  “草民雖只欠昌盛錢莊的債,但現在已經累計欠下百兩!”餘明倒沒有絲毫的欣喜,顯得苦澀地回答道。

  刑部尚書何喬新的眼睛頓時一瞬,顯得難以置信地道:“你說多少?”

  “何尚書,他剛剛說一百兩!”禮部尚書徐瓊卻是討厭何喬新,便戲謔地道。

  刑部尚書何喬新完全沒有想到這麼多,不由懷疑地道:“若你真僅僅只借了二兩白銀!哪怕一年一倍,那亦不可能這麼多啊!”

  “何大人,你還是回去多翻一翻咱們大明新編的《初級幾何》。若按複利來計算的話,第二年是四兩,第三年是八兩,第四年是十六兩,第五年是三十二兩,第六年便已經是六十四兩……哪說他一介草民,哪怕大倉的庫銀都不夠拿來還!”戶部尚書李嗣有著很強的數學基礎,當即便進行講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