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五百零九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

  “預備——”

  信徒將在場家臣的震驚看在眼裡,亦是隻好含淚點頭。

  若是這個時候大明突襲他的土佐國,別說他根本無力回援,哪怕整個四國島恐怕都要落入東海總督府之手了。

  東海總督府一直號稱大明王朝最強的海軍,由最初區區三千人不斷壯大,自成立以來未嘗一敗,當之無愧的無敵王師。

  雖然大明現在的軍事實力幾乎可以橫推整個日本,但大明從來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卻是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日本的令制國其實相當於大明的一個縣城,但採用“國”來稱呼反而更加體貼,因為這小小的地區往往同時存在著諸多勢力。

  面對突然間迎來駛來想要阻擋艦隊腳步的日本戰船,大明方面迅速調整炮口,重炮彷彿是一頭覺醒的雄獅,炮口閃爍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轟隆!

  “拿下這裡,擋東海總督府者死!”

  一旦四國島落入大明之手,那麼他們前往京都再無障礙,沒準哪一天艦隊進入東京海灣,在京都城頭上插上大明的旗幟。

  “不好了!”

  這場明應之變如期出現,但歷史發生了偏差,幕府將軍足利義材竟然已經提前做了防備,導致日本歷史上竟然同時出現兩位幕府將軍。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扶正傀儡將軍足利義澄,他必須要將熱衷於軍事的足利義材殺死或擒獲,進而從自己的屬國徵集軍隊。

  此次不僅是爵位,亦是他們三人這麼多年競爭的最後一場競賽,誰能奪下秋山城誰才是當之無愧的東海總督府第一猛將。

  如此多的勢力,偏偏還被抽走了兵力,簡直就像是一盤散沙。

  在這場政變中,幕府將軍足利義澄僅僅只是一個傀儡,真正的推手其實是擁有半將軍之稱三管領之一細川政元。

  大明艦隊在臨近土伊海港的時候,十幾艘日本戰船突然出現在視野中。

  細川氏在土伊的當家人看穿這幫人的心思,顯得毫不客氣地道:“華夏有句老話叫唇亡齒寒,若是你們各家坐視不管,那麼我細川氏被滅,你們各家都好不到哪裡去!”

  戰火漸漸平息,海面上只留下大明艦隊的巍峨身影,以及那些漸漸沉入海底的日本戰船。

  四國島,跟九州之名都源於日本對島嶼的行政劃分而得名,四國分別是阿波國、贊岐國、伊予國和土佐國。

  啊?

  剛剛無比囂張的家臣聽到這個猜測,亦是無比震驚地望向這個信使。

  原以為弘治七年的第一場對外戰事是由鎮東伯王震東打響,就在所有人都沒有關注的四國島上,東海總督徐世英突然點燃了戰火。

  消息傳到秋山城,城中頓時大亂。

  “放!”指揮官揮下手中的小旗,聲音堅定而果斷。

  此次進犯四國島,將是東海總督府又一場重要戰役。

  船上的日本武士宛如落餃子般跌入海中,很多日本武士壓根不會游泳,在海面掙扎幾下,然後便永遠地沉入了海底。

  成化十年五月,細川勝元暴死,由年僅八歲的細川政元繼承家督和丹波國、攝津國、土佐國守護之位。

  “你們細川氏快通知本家,這伊土國一失,不僅四國島不保,京都危矣!”雖然城中大亂,但各家的代表紛紛慫恿細川氏道。

  長宗我部和山田等當家人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卻是知曉確實是該團結對外,但……誰站在最前頭呢?

  最為重要的是,現在他們各家都被抽調走兵力,僅剩的本錢一旦消耗光的話,他們又拿什麼在這亂世自保呢?

  土佐碼頭早已經大亂,停泊在碼頭邊上的戰船或漁船全成了甕中之鱉,而碼頭上的百姓和商人紛紛四處逃竄。

  他們都清楚總督跟皇帝的書信往來不斷,若是總督親自出面請功,那麼他們的爵位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此次大明艦隊並沒有從橫渡海峽殺來,而是選擇繞向深海進行迂迴,宛如利劍般刺向四國島南部的土佐灣。

  “是不是消息有誤,西邊沒有哪家這般不開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