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五百四十八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

  他們自然是希望能夠全力救治賈俊,只是賈俊不僅僅是背疽,而且還患有嚴重的風寒。

  如果慢慢調養,通過青黴素治療背疽,用藥物治癒風寒症,那麼賈俊可慢慢痊癒。但奈何這發物一吃,兩種病理同時作用在這位七十老人身上,即便華佗在世亦是無能為力。

  哇……

  賈雄雖然已經有了猜測,但得知這個答案後,仍是無法壓抑住自己的悲傷情緒,頓時便扶著牆哭了起來。

  他後悔今日的離開,如果自己堅持留在家裡好好照顧老爹,那麼自己便可以勸阻父親不能吃下那個發物。

  “少爺,你是知道老爹性子的!即便你在府上,亦不攔不下來,老爺定然是要遵照太皇太后的懿旨!”跟著出來的管家知曉賈雄的心思,便是安慰著道。

  “咱們走吧!”李言聞等郎中看著這個場景,由於知曉已經是無力迴天,於是默默地選擇離開這個傷心之地。

  “該死!上天,你不公,豈能給咱大明如此惡毒的太皇太后?”

  賈雄知曉真正的兇手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心裡無比的痛恨這一場變故,痛恨皇宮裡面那個老妖婆。

  這個聲音傳到李言聞等郎中的耳中,導致他們這幫人當即一愣,如此言論簡直是要招來殺身之禍,倒是李言聞反應最快:“最近著實太忙了,如今頭昏腦漲,聽別人大喊大叫耳朵都是嗡嗡聲!”

  “我亦是如此!”其他幾個郎中反應過來,亦是紛紛附和道。

  北京城在夜幕中沉沉睡去,唯有一盞孤燈在賈府的房間一直亮著。

  醫學奇蹟並沒有出現,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噗!

  賈俊突然迴光返照般下床來到書桌前,在寫完奏疏最後一個字的時候,突然吐出一口鮮血,氣絕而亡。

  賈俊,字廷傑,直隸束鹿人,生於宣德三年,亡於弘治十二年。

  景泰元年,以鄉舉入國學,然屢試不中,於天順年間選授監察御史,歷巡浙江、山西、陝西、河南、南畿,所至皆有聲。

  擢山西按察僉事,協守寧武關諸關,修明軍政,邊徼晏然。升任山東按察副使,分司臨清。

  成化十三年,超拜右僉都御史、寧夏巡撫。

  在鎮七年,軍民樂業。

  賈俊持憲度,嚴軍法,數年虜不敢犯,入召為工部右侍郎。

  成化二十一年,奉敕賑災河南饑荒,尋轉左侍郎。

  數月後,拜工部尚書。此時專重進士,舉人無至六卿者,賈俊獨以重望得之。

  至弘治朝,賈俊為人清慎儉約,終始不渝,掌在工部六年,飭材訓藝,動必信度,人無間言,得弘治帝器重。

  弘治六年,蒸汽火車面世,賈俊因功入閣,舉人至相者,賈俊為有明第一人,亦為世間稱頌之工程相。

  入閣六載,竭股肱之力安社稷,輔皇帝以成維新之治,身任天下之重,竭盡心力,卒成大明盛世雄業。

  然年衰歲暮,染背疽遇風寒,向帝請辭歸家,帝許之,厚賜。

  賈俊未成行,背疽惡疾突發,又染風寒,卒於京府,享年六十有九,惜哉。

  ……

  次日清晨,原內閣閣臣賈俊的死很快傳遍整個北京城。

  “賈閣老果然還是熬不過,果真是人活七十古來稀!”

  “昨天不是說第一醫學院已經研製出青黴素,能救賈閣老嗎?”

  “呵呵……即便閣府有良藥十味,亦比不上……毒藥一劑啊!”

  ……

  賈俊在京城圈中的名聲很好,特別負責工程能夠維護清廉的官員不多見,所以京城百姓對他的死亡都是十分的惋惜。

  隨著有人話中有話的語調,特別是知情人願意分享內幕,導致一大幫不知情的人員開始知曉整個事情的原委。

  “青黴素可治背疽,賈閣老本來可以慢慢痊癒!只是太皇太后賜入海鮮湯和蒸蟹,賈閣老將這些發物吃下去,病情即刻加重,華佗在世亦是無能為力!”知情者並沒有隱瞞,而是將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

  “好狠的心啊!這又是何故,不是傳聞賈俊實為太皇太后的人嗎?”

  “咱們以為賈閣老入宮是負於陛下,實則他進宮是勸太皇太后以江山社稷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