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三章 劉浩然的所見所聞

  在他看來,債券有人買,證明華夏帝國有底子,讓這些錢用去建設比拿去燒掉更有價值。

  “是的,債券,這些債券的最大認購人,是咱們的央行,其次是各帝國國有銀行,然後是外國銀行,最後是債券市場。”

  “債券市場這部分,約八十億元,本土也就是華夏帝國全部,認購數額約為十三億元。”

  “剩下的都被美國吃掉了。”許輝微笑著看著他。

  “為什麼?”劉浩然眼睛突然變得茫然,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外國銀行和市場認購,他能理解,但是自己發行債券,自己購買,他想不通。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金融問題,涉及到的問題很多,如果你想學,我可以安排你去財政部和財政大臣一起學習,反正孫載之也要學這些。”

  “你現在只需要知道,除去我們自己投入的部分,債券市場中的所有認購,都是因為他們相信我們能贏得戰爭。”

  “這給了他們信心,而你發行其他債券,是否能募集到足夠的資金,是一個問號。”劉一鳴沒讓許輝給劉浩然解釋。

  與其說給他聽,不如讓他親身去體會,不然永遠是似懂非懂。

  “至於戰爭和建設問題,其實和平衡的問題本質上是一樣的。”

  “我們知道,華夏帝國目前的不平衡問題有多麼嚴重,所以孫載之才會成為下一任首相,在戰爭結束之後上任。”

  劉一鳴解釋道。

  “戰爭結束之後?”劉浩然聽到這兒大概明白為什麼孫載之是下一任首相了。

  不是因為許輝乾的不好,我不是因為孫載之有多強,而是因為孫載之是華夏地區出身,而許輝是南華地區出身。

  政治往往伴隨著派系,因為華夏帝國過於寬廣,自然就出現了地域派系。

  讓孫載之上臺,也就意味著要進行華夏地區的開發。

  目前這一屆內閣,雖然增加了幾個華夏地區的大臣,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太弱了,加上處於戰爭時期,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反而是由於戰爭原因,國防部推動著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重工業建設。

  不過也就如此了,其他大臣更傾向於發展東南亞地區,這裡交通便利,工業基礎好。

  亦或者阿拉伯地區,能源充足,距離歐洲近。

  這兩個地區發展起來更容易更方便,成果也更好。

  如果不進行一次有效的調整,這種情況不會改變,而調整也不能太過,比較目的是開發華夏,而不是放棄其他地區。

  所以,平衡就凸顯著其重要性,特別是一個華夏派系的首相上臺,尤為重要。

  “你應該懂的,這樣吧,你先去準備,一邊繼續調查華夏地區的各種情況,一邊去財政部學習。”

  “三個月後,將你的成果給我。”

  “至於你剛剛提出的問題,我會好好考慮,但是你得知道,這些錢是借來的,只能用於戰爭。”

  “如果將這些錢直接投入國內,短時間內會刺激增長,達到你說的效果,但是不出一年,帝國會直接財政破產。”

  “具體的,你去財政部之後就明白了。”

  “如果還有什麼想問的,等晚上回家,我們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