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劇透未來,朱元璋崩潰了 作品

第一九七章 得知朱祁鎮的騷操作,朱元璋人痳了

  這導致永樂帝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諸多疆域,給北平打下來的緩衝地帶都沒有了。

  後面,草原上的兵馬,很容易就來一個兵臨城下……”

  聽到韓成這樣說,朱元璋望向韓成的目光,多少顯得有些複雜。

  他在之前從韓成這裡,得知了朱瞻基做出來的事情之後,就覺得韓成說的,朱瞻基那六邊形戰神的名頭就非常的虛。

  覺得朱瞻基做的事,配不上這個名頭。

  這就是後世人對朱瞻基的反諷。

  韓成偏說不是,說這六邊形戰神,就是對朱瞻基的誇讚。

  可現在看看朱瞻基做出來的這些事,真能配得上六邊形戰神這個稱號?

  差遠了好吧!

  這傢伙,差他爺爺,太爺爺差太多了!

  “標兒,你記住,作為皇帝,一個國家的統帥,那麼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就不能只盯著花費,不能只算錢財這個賬。

  有不少事情,是哪怕是賠本也要做!

  眼光要長遠,不能只看眼前。

  有些事情,看起來眼前省錢,省麻煩,但真的不做之後,後面肯定要吃苦果,付出代價。

  而且還是十倍,百倍的那種!

  尤其是在提升大明武力,保持對北元壓制這上面,千萬不能打折扣,只算花費!”

  朱元璋又一次轉頭看著朱標,鄭重的交代起來。

  別人都是吸取前人經驗來完善自己,老朱則是直接吸取後世經驗,來完善自己,完善朱標。

  朱標鄭重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絕對不會忘記。

  “瓦剌在這樣短的時間裡就做大,成為大明邊患,其實也和朱瞻基有著分不開關係。

  永樂帝的策略就是,三部相互制衡,聯合弱的打強的,不讓草原一家獨大。

  結果到了朱瞻基這裡之後,卻將永樂帝的這個策略給拋棄了。

  當時瓦剌部很有辦法,在被永樂帝按在地上使勁摩擦之後,對待大明就非常的恭順。

  仁宣兩朝,也一樣是如此。

  各種的對大明表忠心。

  而兀良哈部則不同。

  兀良哈是陛下洪武朝後期,令藍玉北征之後,將一些降服的北元部族進行收編之後,組建衛所.

  也稱之為朵顏三衛。

  只不過這些人反覆無常。

  當時陛下還在的時候,這些投降的人,就再一次的反叛大明,歸順了北元。

  永樂朝的時候,也一樣是如此。

  不過永樂帝為了將草原的水攪渾,並沒有對這些人下死手,而是一直留著。

  但因為兀良哈等部的反覆無常,所以他們很不招人待見。

  因此上,當宣德年間,瓦剌對兀良哈動手,對將兀良哈逼入絕境之後,這些人開始向大明求援。

  結果,宣德皇帝不僅僅沒有聯合兀良哈揍瓦剌,讓強大的瓦剌再次變的虛弱,反而還和瓦剌聯手打兀良哈。

  最終導致瓦剌吞併兀良哈等部。

  且在此之前,還等於算是將脫脫不花這,樣一個擁有黃金血脈的人,給送到了瓦剌那裡。

  從而導致瓦剌那裡,擁有了一面旗幟,和一個統一草原的、名正言順的理由……

  到了正統朱祁鎮的時候,瓦剌實際上已經是統一草原了……”

  “砰!!”

  韓成的話剛落音,朱元璋一拳就砸到了桌子上。

  氣的胸口起伏不已!

  真什麼狗屁六邊形戰神?

  這樣的貨色,也配叫六邊形戰神?

  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徹底的確信了,韓成加在朱瞻基身上的六邊形戰神的稱號,就是在諷刺朱瞻基!

  對外上面,這傢伙真的是狗屁不通!

  一塌糊塗!!!

  “標兒,你記住,作為皇帝,很多時候不能只憑借個人喜惡做事,很多時候都需要跳出個人感情,權衡利弊。

  就跟咱早就厭惡了李善長,卻在空印案之後,又將大女兒許配給了他兒子,是一個的道理。

  朱瞻基這混賬,因為瓦剌表現的乖巧聽話,兀良哈等部反覆無常,就能聯合瓦剌直接按死兀良哈,就是正經的做事不過腦子!

  被個人情感左右了選擇。

  就跟這傢伙,明明看出來了孫氏不適合做皇后,卻因為和孫氏之間的感情立孫氏為後,臨死還不將孫氏帶走是一樣的。火山文學

  他的這種行為,若是普通人倒也無妨,可作為一個皇帝,那就是致命的!!”

  捶了桌子一拳的朱元璋,望著朱標再一次出聲教導。

  朱標當場拿出小本本將之記上……

  ……

  “皇帝朱祁鎮時年二十來歲,見在他父祖時期,十分恭順的韃子,現在竟如此放肆,極為惱恨。

  太監王振藉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

  如同他的他爺爺和爹一樣。

  朝中大臣得知此事連忙勸阻,但朱祁鎮哪裡肯聽?

  執意要御駕親征!

  少年人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自己,強爺勝祖。

  他父祖當年,都可以壓著蒙元韃子打,為何他就不能御駕親征?

  父祖可以,他朱祁鎮上也一樣能成!

  自從大明建立,就一路壓制草原,朱祁鎮還真的看不起這些蠻夷之輩。

  況且,以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何足掛齒?

  他出徵還不是手到擒來,彈指可滅?

  於是,朱祁鎮是打定了主意,御駕親征。”

  聽到韓成這話,朱元璋一時間,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只能說這朱祁鎮真是自信過頭了!

  根本不看實際情況。

  他一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連軍事都不通的人,怎麼能御駕親征?

  這不是添亂嗎?

  “孫氏呢?朱祁鎮不懂事,她一個活了幾十年,還是一路從永樂仁宣走過來的人,她也不懂事?

  就任由朱祁鎮胡鬧?

  大臣勸不住,她這個太后也勸不住?”

  朱元璋望著韓成詢問。

  一向不願意後宮干政的朱元璋,這個時候是無比的希望,那孫氏能站出來,攔下朱祁鎮這個作死的畜生!

  “攔了一下,沒攔住。”

  韓成說著搖了搖頭:“朱祁鎮是真的想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

  為了說服孫太后,他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並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朱元璋聞言,失望的嘆口氣,這人果然要作死的時候,攔都攔不住!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將領,各率兵一萬,緊急赴陽和防禦。

  緊接著,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左參將石亨等人,率明軍與瓦剌戰於陽和。

  此戰本就匆忙,再加上太監郭敬從中作梗,致使明軍大敗。

  可以用全軍覆滅來形容。

  宋瑛、朱冕戰死,石亨單騎奔還,逃回大同城內。

  郭敬躲藏在草叢中,才躲過一劫……

  瓦剌也先軍隊銳不可擋,大同明軍交戰接連失利。

  塞外城堡,不斷失陷,落於敵手。

  仁宣兩朝,開始的收縮政策惡果開始出現。

  並且,一出現就異常的嚴重。

  明軍幾經接戰,前線敗報頻傳。

  朱祁鎮熱血上頭,吏部尚書王直等人認為“邊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將士用命,必可圖勝”。

  朝廷應以守為主,苦勸朱祁鎮不要御駕親征。

  但朱祁鎮哪裡會聽。

  在不知瓦剌軍隊主力方向的情況下,詔令迅速集結軍隊,兩日內,隨他出兵討伐也先!!!”

  “多少?兩天?!就兩天的準備時間?!!”

  朱元璋蹭的一下站起來,望著韓成一臉不可置信。

  朱元璋都在懷疑,是韓成說錯了,還是自己聽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