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何歸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入宮當差

兩人只能各自好奇觀察著大殿上的陳設,秦人尚黑,大殿上的陳設基本都是黑色的,這種色調讓偌大的大殿顯得十分沉悶壓抑,祝新年目前只是一個侍衛尚且感覺如此,每日前來上朝的大臣們只怕更加有此感覺。

大殿正前方的階梯上就是秦王的位置,此時秦王還沒有來,但僅僅只是那一席坐榻都給人一股莫名的壓力,讓人不敢靠近,甚至不敢直視。

這就是王權帶來的壓迫感,因為此時此刻秦國國力強盛,秦王的權力接近頂峰,所以被他統治的臣民們自願臣服於他,也對王權有著由心而發的敬畏。

但若非國力強大、君權鼎盛的話,如韓國、魏國那些風雨飄搖的小國,現在的君王在臣子眼中可沒有那般不可逾越。

沒過一會,入宮上朝的大臣們陸續抵達了大殿外,人聲窸窸窣窣響了起來,在正式上朝之前,有些官員會將今天早朝要上奏秦王的事情先與其他同僚通個氣,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者,以求自己的提議能順利得到秦王的允准。

這談話間被提及次數最多的就是秦國與趙國、韓國、魏國、燕國之間的戰爭,雖然現在秦國國力強大,但同時對戰四國也對秦國的軍事、邊防、民生、財力等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群臣們各司其職,便也各有各的擔憂,他們都聚在一起訴苦,但也知道仗不能不打,所以他們都試圖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既能夠痛擊敵軍,又能夠穩住秦國的民生。

但這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可不容易想,祝新年側耳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但直到大監宣佈開朝,群臣依次進入大殿中時,他們也沒商議出個具體的辦法來。

待群臣站定,秦王才從屏風後面現身走向坐榻前,接受群臣朝拜。

“眾卿今日可有要事?”秦王問道。

“臣有事啟奏!”

隨著一聲鏗鏘有力的高呼,站在前排的一名官員出列,朝秦王行禮拱手道。

“臣治粟內史儲碭啟稟王上,因我秦軍在秦趙邊境、秦魏邊境、秦韓邊境皆部署重兵,人數逾四十萬,據太倉令統計,上月消耗糧草超百萬石,國庫消耗巨大,恐難長期維繫,臣請合理減少糧草開支,以免國庫告急。”

治粟內史話音剛落,一名武將就站了出來,大聲反駁道。

“你要削減糧草?!你可知糧草決定了前線戰力,你讓將士們吃不飽肚子,他們怎麼行軍打仗?!”

治粟內史十分冷靜,並未因為對方的斥責而激動,只見他面向秦王,繼續拱手道。

“恕臣直言,目前我軍只與趙國正面開戰,與韓國、魏國都只是對峙狀態,雖未行兵,但糧草每日都在消耗,且運送糧草線路過長,押運糧草補給又是一大筆消耗,短期內尚可維繫,長期來看國庫實難支撐!”

那反對他的武將並不認可他的說法,反問:“難道我大秦積攢了這麼多年的國庫連區區四十萬軍隊的消耗都支撐不了嗎?”

治粟內史側頭朝他看去,平靜質問:“難道都尉大人想要窮盡我國庫所有的儲備去打仗嗎?您莫不是忘了,前些年雪災冰凍,國庫已經掏空過一次了,如今才剛有幾年積攢,將軍就忘記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滋味了?”

“我不管國庫有多少糧食,籌糧的事情歸你管不歸我管,我只知道現在前線軍情緊張,誰敢斷我們前線軍士的糧草!誰就是故意擾亂軍心!其心可誅!”

治粟內史加重語氣,強調道:“我說的是合理減少前線開支,以圖長期維繫,如果將軍覺得做不到的話,那就請速戰速決,而不是每月百萬石糧草運過去,卻連一點回響都聽不見!”

護軍都尉雙眼一瞪,厲聲道:“行軍打仗這種事也是該你管的嗎?!”

“我要是不管,國庫虧空,到時候戰士們在前線斷糧,那才是真的對不起祖宗社稷!”

兩人言辭犀利,誰都不肯讓步,護軍都尉脾氣暴躁,人都快站到治粟內史面前去了,而治粟內史身為文臣,沒有護軍都尉那般魁梧的身形,可他在面對威脅的時候卻一動未動,絲毫不懼怕眼前要吃人的兇惡眼神。

這兩人一爭吵起來,大殿上其他群臣也竊竊私語起來,有些人認為只有前線穩固國家才能穩固,所以前線糧草不可減少。

還有些認為自從趙國有了李牧之後,秦趙之間的戰爭已經打了兩三年了,國庫運往前線的糧草一日未斷,如今再加兩處戰場,且一直處於對峙不開戰的狀態,這對國庫來說壓力確實太大了。

見大殿之上吵得不可開交,大監重咳一聲,喊道:“肅靜!”

眾人這才收聲,一直叫嚷得最大聲的護軍都尉也終於閉上了嘴,但看他那氣沖沖的神情,就知道他心中多有不滿。

“爭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現在雙方爭吵的問題是前線大軍耗糧過甚,卻又遲遲未見開戰,既然如此,那此事就只有兩個解決辦法,要麼削減前線開支,要麼趕緊開戰,結束對峙局面。”

丞相隗狀出言制止了眾人心中混亂的想法,並給出了兩個辦法讓眾人商議究竟哪一種更加可行。

“臣只知行軍作戰,算不清國庫有多少糧草,只知道前線軍士不能餓肚子,糧草絕對不能減少!”

護軍都尉梗著脖子不肯讓步,治粟內史幽幽道:“那就請趕緊開戰吧。”

眼看兩人又要吵起來,丞相隗狀趕緊將他二人分開了,同時示意太尉將脾氣火爆的護軍都尉拉走。

“爭吵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作為王上的臣子,是要為王上分憂解難的,要你們參與討論,目的是要得出最適合目前情況的解決方法,如果爭吵有用的話,那就不需要將士作戰了,大家都上戰場去耍嘴皮子吧!”

被丞相隗狀一頓訓斥,眾臣不敢再多言,大殿上安靜了一會,隨即祝新年看見一道略微熟悉的身影從人群中站了出來。

“臣李斯斗膽,還請王上下令攻韓!”

在大殿上值守的祝新年朝李斯看去,區區幾年未見,李斯果然青雲直上,此時官職已經不低了,要不了幾年,屬於他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攻韓?為什麼是攻韓?明明攻魏最合適啊!”有人反駁道。

“攻韓攻魏都不是上佳,這倆小國自身都是苟延殘喘,對我大秦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還是集中力量一舉拿下趙國或者燕國才最好。”

“拿下趙國和燕國?你當趙國的李牧是擺設嗎?還是覺得燕國的機甲部隊沒有戰鬥力了?這兩個國家可沒有你想的那麼好打,趙、燕、魏、韓四國中要找一個國家率先開刀的話,還是魏國最合適。”

“我同意,我們與魏國已經交戰多年,早已消滅了魏國最厲害的幾位將領,如今魏國幾乎沒剩下幾個能行軍打仗的戰將,此時攻魏,便可一舉拿下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