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章 這才叫地獄開局





劉備微微點頭:“原來是君貢先生後人。不知今日前來,有何見教?”




諸葛瑾就把剛才跟關羽說過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因為是第二次說,話術措辭也愈發純熟。




劉備摸著嘴唇上的小鬍子,若有所思地追問:“我雖縱袁術攻至淮陰,實則別有良圖,先生何以妄斷我軍不該與袁術久持?”




諸葛瑾其實也拿不出太嚴密的論證,這種戰略預判的車軲轆話,往往是正說反說都能講出一番道理的。




但他已經知道張飛會被呂布偷家,所以能儘量往那個方向靠、從結果逆推。




於是他裝模作樣地分析道:




“自古相持之法,利於威德素著一方,而不利於根基不穩之人。將軍雖號稱坐擁徐州五郡,然得陶謙相授之前,不過為平原相,根基實在太淺。




將軍至今能徹底掌控者,也不過下邳、彭城二郡,加上新近佔領的廣陵。其餘琅琊臧霸、孫觀,皆不聽將軍調遣。




而糜竺、陳登、曹豹,此三人皆東海、廣陵、下邳豪右,他們若肯勠力同心輔佐將軍,則此三郡安泰。若將軍與袁術相持日久,令其狐疑動搖、擔心將軍無法抵擋袁術,則易變生肘腋。




相比之下,袁術雖殘暴,可也因軍法嚴苛、能讓人畏威而不懷德。其四世三公之積,非數年仁義之名可敵。即使袁術在外統兵日久,後方也無人敢輕易背叛,唯將軍察之。”




劉備耐心聽完,皺了皺眉,覺得諸葛瑾所言似乎有點道理,但歷史上反面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而且他把袁術放進來打,是為了拉長袁術的糧道、縮短自己的糧道。既藉助堅城消耗疲敵,同時又不至於讓相對富庶和平的東海、下邳腹地遭到破壞。




等時機成熟、敵軍疲憊,劉備自問有信心發動反擊包抄。




只是這些具體細節,他不會對諸葛瑾交淺言深,自己心裡清楚就行了。




兩人才第一次見面,怎麼可能輕易洩露軍機。




於是劉備也只是另找說辭、隨口試探對方是否有真才實學:“昔高祖與項羽相持滎陽,良、平皆勸高祖堅忍,而范增勸項羽速戰。




若按先生之論,項羽世代楚將之後,威望素著,高祖卻只起身亭長。相持日久,不該是高祖麾下人心不穩麼?實際上為何是項羽屢遭彭越撓楚、眾叛親離?”




諸葛瑾聞言,下意識就想正面反駁。但話到嘴邊,他意識到有些話疏不間親,直接說出來容易弄巧成拙。




他只能深呼吸了一下,強行壓制住吐槽欲,換了個委婉的說法:




“若以常理而論,高祖當然不該與項羽在滎陽相持。但高祖終能熬勝,皆因知人善任,以蕭何守關中。這才確保了在後方數徵糧草、兵源,卻不至盜賊蜂起。




若無蕭何之才,滎陽相持怕是凶多吉少——而以我觀之,今之張益德、陳元龍,皆遠不如蕭相國。”




諸葛瑾不能說張飛、陳登守家無能,那樣會得罪人,就只好吹捧蕭何,而這話在漢朝是絕對政治正確的。




劉備果然無話可說,嚴肅思索了一會兒,鄭重謝道:




“先生的好意,備已心領了。但大軍交戰計劃已定,倉促不便更易。不過我自會派人回下邳,囑咐三弟更加小心提防,多多聽從陳元龍勸諫,順便通報一下戰情。以免後方文武不知戰事進展、日久人心浮動。”




見劉備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也願意部分採納他的建議,諸葛瑾也不好再說什麼。




若是真能提醒到張飛、不讓曹豹發難,或許事情還能轉機。而只要下邳不被偷家,廣陵前線照現在這樣的打法打下去,本身並沒有問題。




反正今天來的首要目的,還是先賣個人情,為自己和家人爭取個更安全的環境。




見這個小目標已經初步達成,諸葛瑾也只能微不可查地嘆息了一聲,打算起身告辭。




而劉備情商甚高,見他侷促嘆息,又結合剛才士仁轉述的情況,立刻便已猜到:




“看來先生對我還是沒信心啊。既如此,我也不冒昧招攬挽留了。聽說今日你原本是打算出城?我自當選一屯騎卒,明日拂曉護送先生離去——




先生不必介懷,這也不是特地為你派的兵,我本就要派信使回下邳提醒三弟的,只是順便而已。”




諸葛瑾聽到這兒,才渾身微微一震,被搞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得不承認,劉備的待人接物情商確實是非常了得。




僅僅幾個表情,就觀察出諸葛瑾是在擔心家人安全,然後主動提出派兵護送。




為了防止諸葛瑾覺得欠人情,他還特地說只是順手為之。




不過,眼下諸葛瑾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其他也不適合說太多,於是他誠懇地拱手謝過: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在下預祝將軍裒多益寡、查漏補缺,終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