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7章 玄德公,你不能逮著一個謀士薅啊(新書求票求追更求收藏)





這固然是小說家言,但這也可以看出,在漢朝鹹水鱸魚是很珍貴的。(注:范曄《後漢書.左慈傳》裡也有提到“曹操宴客稱:“今日高會,珍饈略備,所少松江鱸魚耳。”,但《後漢書》是正史,沒有關於左慈變魔術的詳細描寫)




而如今廣陵潮衝來的魚,大多是江海洄游的,自然也有大量的海鱸魚。




劉備、孫乾看在眼中,不由目露豔羨之色。




尤其這些都是自然生長的,原先也少有人捕撈,所以能長到很大。不比後世的養殖業為了利潤效率,最多養到兩斤就賣了。




劉備拿起一條大約七八斤重的超大海鱸魚,仔細觀察,嘖嘖稱奇:




“我吃魚三十年,沒見過能撈到這麼多鱸魚的,尋常產鱸之地的漁夫,收穫中最多也就兩成鱸魚,子瑜,你如何做到一半多都是鱸魚的?”




諸葛瑾沒想過這個問題,一時也無法回答。




以他的經驗,鱸魚並不是什麼珍稀品種,




前世菜場裡普遍也就賣十塊錢一斤,而且老闆娘們為了多賺錢、還經常貶低鱸魚、推銷筍殼魚:




鱸魚是沉底棲息的魚,土腥味重,重金屬汙染易富集,油膩……




回想到這兒,諸葛瑾才豁然開朗,便解惑道:“我知道了,常人捕魚之法,多用浮拋網、捕淺浮之魚。我今日之法,卻是刮河底,鱸魚喜沉底,自然就多了……”




他本想順口把其他缺點也說了,但一想漢朝有個屁的重金屬汙染,魚腩油膩也不是缺點,至於土腥味,有得吃就不錯了。




而且鱸魚沒有小刺的特性,在如今也算一個大優點,一直到宋朝,范仲淹還寫“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呢。




沒想到,自己這個法子,不但可以撈到多好多倍的魚,還導致所捕魚的品種變得名貴了許多。




孫乾劉備理解之後,也唯有嘆息自然之妙。




經過一番勞苦,臨近半夜時,收成終於全部裝好,並且統計稱重。




劉備挺好奇最終的數字,但他知道諸葛瑾的賭約肯定是通過了,光目測就知道今天絕對不止兩萬斤。




“主公,已經稱出來了,今夜得魚三萬四千斤,每罾平均一百六七十斤,這樣捕還省力,只要漲潮退潮按時下網收網即可。”




劉備饒是有心理準備,聽到最終數字,還是死死捏緊了拳頭,狠狠砸了幾下手掌心:




“日得魚數百石!百日便是數萬石!到寒冬臘月前,我們至少可以捕得數萬石魚!這軍糧缺口算是徹底填上了!對了,子瑜好像說過,這個可以每日潮水漲落捕兩輪吧?豈不是還要乘以二?”




諸葛瑾在一旁適時地潑涼水:“不能這麼算,今日是全年最大的大潮日,收穫自然也是全年最好,平時是遠遠達不到的。”




劉備還不死心,又想到:“那能不能沿江處處設置、擴大捕撈?”




諸葛瑾:“多道攔截,後面幾道就沒那麼大收成了。而且這是利用邗溝與長江、淮河匯流落差的天然特性,天時地利都佔了,才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