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2章 出使呂布(新的一週求票求收藏追更評論)





諸葛瑾這番分析,也算是半靠預言,半靠真才實學,完全符合當時的形勢。




歷史上袁術稱帝,是明年二月份的事兒,距今也就剛好半年了。雖然歷史有所改變,可能會推遲,但邏輯是不變的。




劉備想了想,果然頗有道理,但他也敏銳地看出一些不確定因素,探尋著問:




“先生所言,果有幾分道理。但自古從不曾見狂悖之徒,敢在兵敗時稱王稱帝者。




便如秦末陳勝吳廣,王莽時綠林赤眉,那都是乘勝而王。袁術目今新敗,豈敢冒進?”




諸葛瑾聽到這個問題,眼神一亮,對劉備的政治覺悟,又多了一層認識。




因為劉備的這個擔心,確實恰好問在了歷史的蝴蝶效應上——




歷史上,袁術稱帝前擊敗了劉備,幾乎打得劉備覆滅,然後還名義上得到了呂布的臣服,這才讓他覺得“天下大半已在我手”,再輔之以他素來不想被曹操的旨意噁心,兩者共同作用,這才稱帝。




“不願意被曹操所控制的天子噁心”,這是袁術稱帝的內在動機,解決了他“想不想”的問題。




“軍事外交上剛取得了一系列勝利”,這是袁術稱帝的外在倚仗,解決了他“敢不敢”的問題。




必須既想、又敢,兩者缺一不可,這個稱帝才會付諸實踐。




所以,劉備這次改變歷史的勝利,必然會推遲袁術稱帝的進程,只是不知道具體會推遲幾個月。




道理很簡單,袁術“敢不敢”的膽氣,被劉備這一仗稍微打掉了幾分,




他必須在其他方向上找補回來,才能水到渠成重新攢滿“膽量槽”。




因此諸葛瑾也就必須提醒劉備:千萬別在這時候再招惹袁術了,那隻會兩敗俱傷白白消耗,反而還有可能打退袁術的集氣進度條。




不過這些話沒法直接說,諸葛瑾只好稍稍粉飾一下:




“……因此,袁術的狂妄,必須在其他方向上得到找補,才會促成他最終成為天下公敵。而我們要謹守地方,不給袁術看出破綻。那麼袁術能找補的對象,也就所剩無幾了。




以我估算,孫策如今還算是袁術部曲,如果孫策在揚州取得了更多的進展,比如明年把王朗也滅了,這就有可能徹底激發起袁術的驕縱,讓他有膽冒天下之大不韙。




如果孫策這邊不夠,呂布也是一個選擇。我也說了,呂布眼下可能跟我們和解,但長遠來看不可能。等呂布徹底控制徐州,內無後顧之憂,他肯定會向外擴張,到時候肯定會重新跟我們交惡。




而一旦呂布與我們交惡,他名義上聯合袁術就是必然的,到時候也會鼓舞到袁術。




再者,如果將軍能把保密工作做得夠好,將來借兵於我叔父拿下豫章郡,也有可能導致袁術進一步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