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章 淡泊以明志就是延遲滿足,寧靜以致遠就是長期主義





‘備飄零半生,受盡妻妾離散、身遭追殺之苦,卻也總結出一個道理:每當我遭遇兵禍之時,都不是因為我最近做得不好,而是我很久以前的懈怠,便種下了遠因。




便如這次下邳被偷,靜靜反省之後,備又有何臉面讓益德承擔罪責?益德固然沒穩住曹豹許耽,但遠因還是我軍封官授權時,便沒有安撫好丹陽兵。




自陶公故去後,備有一年半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而益德只接手了一個半月。所以下邳被偷,備罪責最重。




先生今日為我謀劃,明日若是再敗,也絕不是先生之責,而是我過去這一兩年練兵待人都沒做好。而先生今日的謀劃,未來遲早會對我軍有裨益……”




諸葛瑾寫的這段勸學內容,顯然是修飾過的,劉備當然沒說過這樣的話。




諸葛瑾是把劉備的反省,和後世拿破崙那句“如果我明日敗了,不是因為我昨日做錯了,而是我很久以前就做錯了。如果我昨日努力了,明日也不會見效,但很久以後會見效”嫁接在一起,以增強說服力。




不過這一次,諸葛亮是真沒看出來大哥造假了。




讀到這裡時,他已經有些熱淚盈眶,




感受到了大哥對他修心養性的期待,也真心相信了這個發生在劉備身上的例子。




諸葛亮放下卷軸,長嘆一聲:




“難怪鎮東將軍身處如此絕境,也能在大哥的謀劃之下反敗為勝。大哥的謀略固然是一絕,但鎮東將軍的韌性、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也是不可或缺。”




諸葛亮暗下決心,要在學習態度方面,吸取大哥的人生經驗。也要在品性修養方面,學習劉將軍的韌性和堅毅。




其他幾卷關於專業知識的卷軸,學完之後就可以作為工具書,分門別類收起來。




反而是這卷《勸學篇》,要好好謄抄一份,珍藏在身邊。




將來一旦發現自己因為進步速度放緩而心浮氣躁,或者因為別的挫折懷疑人生,就要把這卷家書拿出來好好讀、自我反省!




這個一開始被自己跳看的內容,才是大哥這十幾卷家書裡,最珍貴的!




大哥在排序時果然用心良苦,沒有排錯。




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做人的心態,永遠比具體的內容學習更重要。




回味著這些道理,諸葛亮覺得今晚不宜再看任何具體之學,




他靜坐反思了很久,在卷尾寫下了兩句心得筆記:“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然後放下筆,滿懷敬畏地回去睡覺了。




第二卷後面其實還有一些瑣碎的交代和清單,但已經被諸葛亮無視了。




……




或許是昨夜學得入神,睡得太晚,




一貫勤勉的諸葛亮,居然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最後還是二姐諸葛蘭燒好早飯、都快放涼了,見弟弟還不起,過來強行把他推醒。




(注:上一章大家都覺得大姐二姐名字不好,已改,可回去確認一下)




諸葛亮一臉懵逼地簡單洗漱穿戴,坐到食案邊,有口無心地端起粥碗吸了一口,這才注意到味道不對。




“咦,今日如何熬了豆粥?還有這圓圓潤澤的是什麼米?”




諸葛蘭還沒幹完家務,裹著破舊的粗布圍裙,雙手叉腰教訓弟弟:“昨晚大哥那第二卷家書,你看完沒有?不看還霸佔著不讓我們看!




要不是我一早收拾你書案看到了,大哥讓人捎來的東西,還不知要在綢緞箱裡躺多久呢,怕是放壞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