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65章 初出茅廬第一功(上架首更)

 
諸葛亮話不多,也很通俗易懂,無非那點內容,讓罵陣手們反覆強調,號召守將開城門,很快城頭守軍果然出現了不穩。

 
不過,守軍當中也不是人人都願意棄暗投明的。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嗓音尖銳的守將,越眾而出帶著親兵隊在城頭彈壓,厲聲喝令不許聽城外胡言亂語。

 
諸葛亮離得遠,一開始聽不清彈壓之言的具體內容。

 
但後來城頭跟著吶喊的人數越來越多,諸葛亮也隱約聽到:無非是些諸如“信笮菩薩的,就算力戰而亡,也能往生極樂,若是背叛菩薩,就算一時苟活,死後也要墮入地獄、永受無盡之苦”的威脅言語。

 
此外就是各種強調“來敵虛張聲勢,諸葛玄並無天子詔書被冊封,我們去年還和諸葛玄廝殺得難解難分,如何能投敵”。

 
一旁保護諸葛亮的陳到和甘寧,也聽到了這些話,但他們毫無反應。

 
佛道之說在漢朝傳播還不是很廣,陳到讀書不多,甘寧興趣不廣,都不知道菩薩、極樂這些概念。

 
漢朝人的認知裡,最多覺得人死了是要到泰山府君那裡去的,會歸於地下,卻沒有地獄一說。

 
也多虧諸葛亮涉獵百家,不管信不信,天下諸般能見到的信仰、學說,他都大略看過一遍,這才瞬間抓住了對方彈壓的重點。

 
諸葛亮閃過一念,拉過甘寧低語:“興霸,我看城頭混亂,必是笮融麾下的佛賊和郡兵舊部出現了矛盾。郡兵有所動搖,而佛賊要彈壓。

 
如若郡兵不能佔到上風,勸降未必能盡全功,可能還需要趁亂攻城——你可有把握,把那個帶隊彈壓的佛賊射殺了?”

 
甘寧瞄了一眼:“有點難,那賊子東西奔走,不好瞄,而且有女牆垛堞遮蔽,我最多一兩成把握。除非他敢站定了、甚至從女牆邊探出身子,那至少有八成把握射殺之。”

 
諸葛亮點點頭,隨後又吩咐罵陣手們喊出新的臺詞,如若還是不行,就只有趁亂強攻了。

 
這次諸葛瑾的軍隊是坐船來的,也有隨軍帶了一些飛梯、撞木之類的簡易攻城器械,確實可以做到一上岸就發起攻城。

 
只可惜重型攻城器械就沒法攜帶了,一旦陷入高難度攻堅苦戰,就必須現造。

 
只聽罵陣手們紛紛罵道:“天子詔書在此!欽定笮融為亂賊,永不赦免!封諸葛玄為豫章太守!城頭狗賊,你欺瞞部下,陷他們於謀反,必不得好死!不然伱可敢放下吊籃、我們自會派人將詔書放入籃中,任由你們自看!到時候真偽立辨!”

 
眾人一邊罵,諸葛亮也一邊從盾牆後舉起一隻手,把一個卷軸高高舉起。

 
他倒也不敢偽造旨意,這個卷軸其實是給他大哥、冊封諸葛瑾為平虜校尉的,跟笮融的定性、諸葛玄的太守,並無關係。諸葛瑾這次來豫章,形同搬家,當然也要把天子給他的詔書隨身帶著。

 
諸葛亮情急之間拿出來晃悠一下,倒也不算逾越。

 
城上守將雖然沒法接,但是看了諸葛軍的表現,聽了最新的喊話,不免愈發動搖起來。

 
城頭那佛賊將領一看左右愈發動搖,連忙探出身子,一手託定垛堞,一手對著城下戟指大罵:“無信騙賊!休想讓我等上當!這是矯詔!他們才是亂賊!”

 
“反賊!你若不是心虛,為何不放吊籃!”諸葛亮義正詞嚴地大喝一聲,

 
就在罵陣手們跟著轉述的同時,甘寧已經看準了機會,以三石強弓“嗖”地一箭,如秋月行天流星墜地,劃過一個優美的拋物線,剛好釘在那彈壓賊將的胸口。

 
饒是那廝身著皮甲,還是被鐵錐箭簇穿透皮肉,直透右肺。

 
“可惜了!沒射中心臟!不過活不了,要不衝吧!機會難得!”甘寧一邊懊悔捶了一下大腿,一邊知道這時候不能猶豫,連忙請戰。

 
諸葛亮飛快扭頭看了看後面準備的飛梯,對甘寧鄭重點了點頭。

 
甘寧便奪過旁邊一個盾牆兵手中的圓盾,然後把自己的佩刀叼在嘴裡,握刀之手也換握自己原本的盾牌,然後一招手,雙手持盾率先衝了上去。

 
看到官軍要發起強攻,又見一直在彈壓的佛賊將領被射殺、至少是重傷生死不知,城頭幾個原郡兵軍官終於下定了決心,選擇了臨陣倒戈。

 
“打開城門!迎接王師!殺佛賊!”

 
城頭上,一個曲軍侯揮舞著戰刀,帶著嫡系部曲,朝著旁邊還在試圖救治首領的那隊僧兵殺去,須臾之間便將那隊平素作威作福的僧兵全部殺盡,

 
然後把那胸口中箭、還在隨著呼吸不斷往外噴肺血的僧將,也一刀剁了頭顱。

 
另外幾個決定臨陣倒戈的郡兵軍官,也奮力砍殺守著城門的僧兵,打開了城門。

 
甘寧原本還打算靠飛梯先登,衝到城下時、見城門居然打開了一些,

 
他也不管有沒有詐、有沒有千斤閘,直接就一手持盾頂在頭上,一手持盾護住正面,朝著門縫猛衝進去。

 
甘寧身後百餘心腹袍澤,也都是錦帆賊出身,也跟著一起衝了進去。

 
那些原本扛飛梯的士兵,為了速度快些,還直接把飛梯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