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51章 周郎膽小保殘兵,輸了攻戰還燒船

 前幾天周瑜好不容易靠著夜戰戒備陳登的劫營偷襲,扳回幾百號人的傷亡交換比,今日一場強攻,起碼送回去數倍。

 而且正因為江東軍最近都是做好了輪番值夜的部署的,很多士兵白天精力並不好,沒想到會突然佯攻變強攻,部隊狀態沒調整好,廝殺起來損失愈發慘重。

 雙方弓弩攢射,箭矢蔽日,一排排的士兵從雲梯和飛梯上中箭墜落,或被滾木礌石金汁砸死潑傷,場面慘不忍睹。

 而陳登哪怕到了這時候也沒打算消停,還在讓罵陣手們伺機大吼動搖敵人軍心:

 “周瑜小兒!我不怕告訴你,伏波將軍戰前就已定計,讓我獨力堅守半月,待你兵疲意沮,他自會帶援軍來收割!北線的太史將軍也會在五日後從淮陰南下,至廣陵夾擊!

 到時候你就知道,淮北根本沒有曹軍進攻!太史將軍的兵馬想來就能來!你就等著被我大軍三面圍攻吧!五天之內不走!下場就是全軍覆沒!”

 陳登讓人喊的這些話,因為喊殺聲和金鼓聲過於響亮,並不能被遠處的江東軍兵將聽見。但近處雲梯上搏殺的士兵,多少還是能聽到的,只是沒能形成擴散影響。

 等這些消息帶回去後,周瑜要是五天內慫了、撤軍,那麼此戰他們就是純敗。

 若是不撤軍,過個五日,諸葛瑾、關羽和太史慈真的聯絡好一起趕到廣陵戰場增援。到時候江東軍上上下下自然都會聯想到今天陳登的預告,他們也就知道陳登所言不虛,周瑜是真的中計了,這一切一開始就是一個局。

 到時候,就算還是要打一場大決戰,但江東軍士兵人心惶惶,都懷著一顆“我軍中計了”的心態開始戰鬥,戰鬥意志和韌性起碼對半砍。

 周瑜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

 隨著一整天的血腥強攻廝殺,再次以江東軍的失敗告終,周瑜不得不把部隊拉回去舔舐傷口。

 一天的強攻,只是挽回了一點面子,轉移了大家對於“我軍到底有沒有中計”的注意力。但傷亡交換比絕對是純虧的。

 回到營中後,周瑜也陷入了天人交戰。黃蓋、凌操等少數心腹武將,都過來查看情況,希望周瑜做出決斷。

 “都督,還要繼續圍下去麼?要是五天之後,太史慈和諸葛瑾、關羽不出現,倒是可以戳穿陳登的謊言,讓我軍士氣回升。但如果敵援真趕到了,將士們肯定會覺得我軍是中計了!兵無戰心!”

 “是啊,為何淮北至今沒有動靜?難道曹軍真的根本沒有配合我們,從頭到尾就是被曹賊騙了?陳登今日大言不慚主動披露這個‘預言’,就是為了等應驗之時,動搖我軍的吧?”

 周瑜臉色鐵青,手指死死摳住一隻青瓷酒壺,重重一磕砸碎在案頭,殘酒濺了一地。

 “我不能拿剩下的兩萬五千將士的性命冒險。明日且休整一日,給傷兵緊急包紮處置,並且加急打探曹軍最新進展。若是確認沒有打探到任何曹軍進展,後日便撤軍回江南!

 折損五千將士的責任,我自當一力承擔!請伯符降我軍職、卸我兵權,交給程老將軍和黃老將軍掌兵!再請徐府君和朱府君參贊協助。”

 黃蓋聽了,還得謙虛一下,同時他也是擔心周瑜又中了陳登的計,被陳登騙得退兵了,他便忍不住提醒道:

 “都督,這會不會是陳登虛晃一槍的奸計?說不定他就是怕我們一直圍下去呢,想用這招解圍。”

 周瑜搖搖頭:“不至於,今日我軍再次死力強攻,傷亡將近兩千眾,代價不可謂不慘重!可廣陵城防絲毫看不出即將陷落的破綻。而且從少數墜城俘虜的口中,我們也得知廣陵城內不缺食物,鹹魚尤其充足,陳登豈會怕包圍?

 他只會怕我軍不惜代價強攻。可我軍也不可能真砸下去一兩萬傷亡、把廣陵硬吞掉,那樣我們的軍力就會虛弱到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步,連吳會三郡都未必守得住了。

 而且廣陵郡前年冬天開始試行稻麥輪種,去年冬天是第二輪了,十月份種下的冬麥,要今年四月底五月初收割、然後再種上插秧的水稻。

 我們此番來攻,剛好是廣陵這邊百姓春季小田育秧之後、初夏麥收之前。除非我軍能堅持圍城到五月初、然後把廣陵的熟麥搶收完,否則陳登是不可能缺糧的。

 現在才三月底,距離麥熟還有一個多月。諸葛瑾反應再慢,也不可能拖到麥子可以收割之際,才來增援的,我軍註定拖不到麥熟。”

 黃蓋聽後,默然不語,承認周瑜說的都是對的。

 周瑜也確實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自己輸了之後,願意服罪受罰,退兵以止損。

 此後兩天,江東軍便一邊抓緊處理傷員、一邊加強打探。兩天後,傷員差不多都包紮好了,周瑜也確認沒有打探到任何曹軍在淮北取得進展的消息,終於死心,按計劃撤退。

 沒想到的是,就在周瑜軍打算連夜撤退的當晚,意外還是發生了。

 周瑜已經非常謹慎,打算親自斷後,讓部隊分批先走。

 但兩萬五千人的部隊,上船肯定要拖上一整夜,畢竟碼頭泊位就那麼點,不可能所有船都同時靠岸,也不能讓士兵們從沙洲邊游水去深水區上船。

 更要命的是,周瑜為了不讓陳登提前看出他要走,白天的時候他根本就不敢讓原本封堵廣陵東西北三門的部隊提前撤退,這一切都得等入夜後再機動。

 或許是動靜不夠隱秘,也或許是包圍圈外的劉備軍斥候活動過於頻繁,陳登最終還是發現了周瑜要走,派兵從城內殺出,掩殺向港口方向。

 周瑜親自斷後,跟陳登廝殺了一陣,避免了被半渡擊尾慘敗,但還是付出了一些傷亡。

 周瑜自己能鎮定自若,他麾下其他想要撤退的部隊卻不能如臂使指,臨走時被掩殺,誰肯死戰到底?

 混戰之中,江東軍又折損了千餘人,而陳登那邊最多隻付出了三四百的代價。

 而且,陳登口中的援軍,其實也早就機動到附近了,只是還沒到約定的總攻日,所以按兵不動。

 比如太史慈的部隊,戰前約好了廣陵被圍後半個月、待周瑜疲憊後來合擊,此刻太史慈帶著幾千援軍,已經在廣陵北邊接壤的射陽縣駐紮,只是太史慈非常低調,沒有暴露自己早就趕回來了,但他也每天派出斥候往南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