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52章 諸葛瑾:不管周瑜怎麼選,我們都能說他中計了

 目前還沒聽說主公那邊有跟張羨開戰的消息,估計只是因為張羨也在觀望,想等劉表先出兵北伐宛城,或是等主公與孫策激戰正酣,無暇顧及他時再動手。

 但是這些不重要,張羨有可能動手,這個道理是說得通的,我們打個時間差,就說主公的主力已經跟張羨交戰了,所以江東這邊才雷聲大雨點小。再過個把月,一旦荊南四郡全部被攻破,主力回師順江而下,孫家就完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周瑜這次的退兵,說成是‘錯過了孫家最後一次將我軍各個擊破的天賜良機’,孫策手下那些老將不跳起來才怪!”

 關羽、陳登這才恍然大悟。

 對啊!就是要讓孫策產生一種“這個月跟劉備軍決戰,還可以只打一個關羽。要是兩個月後再決戰,可能就要同時跟劉備和關羽打了,到時候敵人會比現在再強兩三倍!”

 給了你一個添油戰術各個擊破的機會你沒抓住,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補上了這一招,就成了絕對的必殺之局,無論那天晚上廣陵城南、周瑜退或者不退,都無解了。

 你不退我就讓你在士氣極度低落的情況下打一場決戰,退了我就偽造信息讓你誤以為中了更大的計。

 ……

 諸葛瑾的新一輪計策,很快得到了執行。

 劉備軍搞流言和反間的條件還非常好,誰讓劉備軍同時佔據了江南和江北的一部分土地呢。從江南的蕪湖縣往牛渚、句容、秣陵散播謠言,派出細作,簡直是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而另一邊,即使諸葛瑾的流言還沒傳到,周瑜的日子就已經很不好過了。

 他這次畢竟是實打實的勞師無功,損兵折將。他唯一值得稱道的,只是“雖敗但損失兵力不算太多”,但自古沒有一名將領會因為止損少虧,就得到赦免的。

 哪怕你拼死猛打猛衝、損失得更慘,但好歹取得一些戰果,那戰後推卸塞責都容易些。

 孫策當然沒有苛責周瑜,在周瑜敗退之後,兩人就開誠佈公談過了。

 周瑜也是推心置腹對孫策說,他認為當時的情況下撤軍是最好的選擇:“伯符,並非我怯戰,此戰實在是在決定出兵之前,就中了陳登的詭計了!

 我們是誤以為廣陵空虛、劉備在徐州的兵馬都集於淮北,這才強攻廣陵的。但廣陵根本不空虛。

 其次,我們是對曹操給的攻城車期待過高,覺得準備萬全了,才敢動手。最終證明那攻城車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有很大隱患——當然經過這一戰之後,我大致摸索出了隱患所在,後續再給個把月絕對能改良好。

 若是不放心,可以再多留出幾個月,我們自己演練試用一下,看看用各種我們自己能想到的手段打擊這種攻城車,如何才能摧毀,是否可以彌補。

 此戰之敗是出兵時就註定的,是我們的消息太閉塞,與外部其他諸侯之間的聯絡,全部被劉備切斷。只要劉備想瞞著我們,他甚至可能讓消息拖延好幾個月!”

 孫策聽了周瑜的訴苦後,也徹底重視起了這個問題。

 己方的信息封鎖實在是太慘了。雖說劉備沒法永久封住,但打個時間差絕對是做得到的。有些劉備希望孫策知道的東西,就可以儘快傳播過來,有些不希望他知道的,就多封兩個月。這對於戰略誤判而言就太致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