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54章 長江決戰

 我還提前派密使悄悄聯絡了吳縣顧家,他們自有渠道和海鹽縣外海的某處原先是‘海賊島’的據點取得聯絡,讓陸議帶著閩中的水師,於五月十八大潮日午後,在海陵縣東南江口處海面埋伏,與我軍會師。這樣,決戰時我軍可以再多四千水戰兵力。”

 陳登雖是廣陵人,但聽了諸葛瑾嚴密的佈局,還是嘖嘖稱奇:“我在廣陵數十年,也只是隱約知道月中時海潮較大,子瑜倒是觀察縝密,竟能算出每月十八是最大潮之日,佩服。”

 或許有人會覺得,把陳登這種老廣陵,都描述成對海潮認知如此低下的樣子,有點降智了,但這還真就是漢末時的實情。

 一來漢朝人從沒想過利用海潮,都只是把潮水作為一種景觀,有得看就看幾眼。

 這個時代的南方水戰,也都是在長江裡廝殺,從來沒人考慮過海潮對水戰影響的問題。九成九的水戰都是在更上游的江面發生的——

 說來也巧,歷史上第一本留於文字形式討論海潮規律的著作,原本應該是諸葛瑾的同窗嚴畯嚴曼才寫的《潮水論,但嚴畯現在已經被劉備招募去幹別的事情了,這本書估計也不會寫了。

 周瑜孫策不懂海潮的軍事應用,實在再正常不過了。畢竟哪怕一千年後南宋水軍和伯顏的蒙古水軍在臨安沿海水戰的時候,都還不適應近海水文呢。

 關羽和陳登理解了諸葛瑾的倚仗後,也就不再質疑,任由諸葛瑾安排擬決戰的時間地點,他們則按照諸葛瑾劃下的範疇,進行具體的戰術部署調整。

 ……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五月十八,當月的大潮日。

 此前三天,關羽、太史慈就讓部隊開始倒時差,調整晝夜作息,白天從中午就開始睡覺。

 十八日凌晨,剛剛子時,部隊就吃飽喝足,上船整裝待發。丑時初刻,船隊陸續駛出邗溝河口,進入長江,然後順流而下。

 大約一個半時辰後,天色還沒亮,但因為船隊過於龐大,為了防止混亂不得不打些燈火,還是被南岸的孫策軍哨船發現了。孫策軍哨船用火號接力,把敵襲情報飛速傳回。

 還在睡夢中的孫策本人都被吵醒,他也顧不上多想,立刻整備艦隊,出航跟蹤警戒。

 因為艦隊中各型戰船航速快慢不一,加上人數眾多,出擊的序列自然會拖得很長。快速的艨艟已經行駛出三十里了,笨重的樓船還剛剛才出港。

 孫策讓徐琨擔任先鋒艦隊主將,黃蓋為副,帶領凌操、周泰、蔣欽先行。他自領中軍大船主力,帶著程普、韓當為副,另有一眾水戰戰將簇擁。

 考慮到部隊可能會脫節的問題,臨行時孫策還告誡徐琨:不要衝太快、離主力艦隊太遠,以防諸葛瑾、關羽有詐,想拉扯江東軍各個擊破。

 江東軍摸黑追擊了個把時辰,天色終於大亮,先鋒的徐琨很快發現,劉備軍的艦隊距離他並不算太遠,基本上還處在江面的天際線上,瞭望手是可以看到前船的桅杆的。

 “報!將軍,下游可以看見敵軍大船艦隊,似乎都是鬥艦!航速應該比我們慢!”

 徐琨聞報,立刻陷入了兩難,雖然程度不深。

 他便虛心地請教黃蓋:“黃老將軍,我軍先鋒多是艨艟,比鬥艦低矮,不利於廝殺,但船速則快於對方。要不要追上去咬住、給伯符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