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57章 破釜沉舟升級版

 陶甕紛紛碎裂,魚膏順著舷壁流淌而下,似乎有流進江水中的趨勢。但很快太史慈的士兵們就丟出尾部帶鐵鉤的燕尾炬,把流淌的魚膏全部點燃,形成了一大片稀薄的火焰。

 這一變故,自然也立刻被進攻方的士兵注意到了,被燒的樓船上一片慌亂,不知所措被火焰燒到的士兵,甚至有直接投江以求滅火的。

 而其他太史慈麾下的鬥艦,看太史慈的座艦都開始不顧蔓延貼身縱火,也紛紛意識到是時候啟用備用賭命的方案了。反正正常打法打不過,那就跟敵人對著放火唄。

 太史慈麾下各艦有樣學樣,好幾艘孫策軍樓船先後著火。包括孫策本人的座艦,此時此刻也在跟一艘太史慈部的鬥艦接舷戰,很快也被魚膏甕加燕尾炬的組合燒到了。

 跟在孫策同船、負責護衛孫策的陳武,立刻注意到這一情況,飛速報給孫策:

 “主公!我船還是拉開距離吧!敵船也開始丟魚膏甕放火了!船舷外面已經燒起來了!”

 孫策性情豪勇,根本不為所動,聽說後還非常有膽色地親自衝到船舷邊,朝下親眼觀測。旁邊有幾支弓箭飛掠而過,孫策也不為所動,似乎根本不怕被射。

 看到火頭的那一瞬間,孫策心中還是微微膽寒了一下,但很快恢復了鎮定,縮回垛堞之後,他豪氣地一揮手,示意陳武別慌:

 “不必擔心!不就是那種叫燕尾炬的新式火把麼,魚膏在船舷上掛不住的,很快會被沖刷到江水裡,這點火完全可以止住、撲滅!

 哼,太史慈指望用當初打劉勳時用過的招數來對付我,我豈是劉勳可比?今日之戰,是敵船矮而我船高,我們的火把魚膏甕能直接丟到敵船甲板上、全部會被兜住。

 敵船丟我們只能丟在船舷上,而且樓船船舷垂直,沒有凹凸,魚膏掛不住的!就算掛住水一衝就下去了!立刻讓將士們準備打水沖刷!”

 對於燕尾炬這種水戰和守城戰兵器,孫策也是有所耳聞的。畢竟這東西最初是袁術軍的劉曄發明,用於水戰。後來諸葛瑾也復刻過去並稍加改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反殺了劉曄的水軍。

 後來劉曄守合肥、諸葛瑾攻黃祖的夏口,都用過這種兵器,至今都三年了,技術擴散也是免不了的。

 當年關羽和劉勳的春谷濡須大戰,關羽能用燕尾炬配合油料反殺劉勳,那是因為決戰時關羽的船大而劉勳的船小,今日的情況卻是反過來的,孫策不怕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就在孫策下令死戰不退、準備滅火後,短短一盞茶的時間之內,江東軍一方很快就發現了新的異常。

 “這些魚膏怎麼這麼稠?往下稍微流淌了一會兒就停住了!用水都很難衝下去!”

 “不好了!船舷已經被燒穿了!這火根本滅不掉!”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孫策麾下的將士們自然是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想通的。

 但對於諸葛瑾而言,“讓油脂增稠”卻是再簡單不過的辦法。很多穿越小說裡的主角,喜歡往油脂里加橡膠汁加白糖來增稠、防撲滅。但是漢朝沒有橡膠,也沒有白糖,別說是白糖了,哪怕黑糖成本都比較昂貴,比魚膏還貴得多。

 不過這沒關係,對於精通全部中學化學知識的人而言,油脂增稠劑的備選項太多了。考慮到廣陵郡的環境,因地制宜,無論是撈海帶熬蒟蒻/瓊脂,還是用豬皮熬明膠,稍微摻一點到魚膏裡增稠,或者幾種配方混著用,都是很容易想到的。

 而且諸葛瑾在開戰之前,就花了很多時間實踐,他拿出來的招數,都是實驗室裡早就反覆試過的最優解。

 太史慈都理解不了這種新的魚膏甕裡面燃料的原理,但是沒關係,他只要知道其特性,會用,能發揮出其優點,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