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65章 劉表怎麼可能比我快!

 如果是長沙郡治臨湘縣這種心腹之地,死守到底的可能性或許比較大。

 然而,守將的反應,卻出乎了趙雲的意料。

 只見巴丘城頭,一名儒將親自巡城彈壓士卒,還讓軍法隊反覆宣揚朝廷大義。

 “不要慌!趙雲不過是反賊劉備部將,張使君才是奉許都朝廷詔書的忠臣!我軍以順誅逆,只要死守城池便可!張使君肯定會回師救援的!其餘各郡勤王義師也不日便到!”

 趙雲隔著很遠,一開始倒也聽不分明城頭到底在嚷嚷些什麼,過了很久才反應過來。

 趙雲不由狐疑,忙問左右幾個荊州本地軍官:“這巴丘守將乃是何人?為何如此死硬?”

 那些荊州本地軍官一開始也一臉懵逼,過了好一會兒後,才有曲軍侯魏延觀察力不錯,斗膽揣測道:

 “莫非是臨湘桓階?聽說此人從許都潛回長沙,負責幫曹操聯絡張羨,若是他的話,如此死硬也不奇怪了。”

 魏延半年前在劉表帳下時,還只是一個屯長,後來投降了劉備,升了一級到曲軍侯。他畢竟連二十歲都還不到,也沒新立軍功,不可能連續升職。

 這半年裡,魏延一直在武昌學宮的圖書館裡讀書學習,鑽研歷史書和兵法,稍稍有所長進。

 這次劉備出兵,需要給張飛、趙雲都配一些熟悉荊州本地情況的軍官、謀士,以隨軍參贊、帶路探路。

 劉備考慮到張飛智謀不足,就把徐庶派給了張飛。然後把一起來投的魏延、向朗派給了趙雲。這些人都很熟悉本地的情況,能提供不少細節上的支持。

 而桓階從許都去長沙,幫曹操拉攏張羨,這事兒劉備軍高層其實也是有所察覺的。到了臨戰的時候,諸葛亮就把這個情報同步給了執行戰鬥任務的主要軍官,但沒具體多解釋。

 所以魏延也不知道上面是哪兒來的情報,只知道桓階這人的存在。

 不該問的事情,沒必要多問。

 此時此刻,趙雲聽了魏延的解釋,便虛心求教,讓他多提供一些細節。

 畢竟趙雲是所有將領中來得最晚的,他在武昌才歇息了兩天就出徵了,很多情況來不及搞明白,根本忙不過來。

 魏延連忙抓住這個表現的機會,精神抖擻介紹說:“那桓階籍貫便是長沙郡臨湘縣人,十二年前,孫堅討滅長沙反賊區星後、被朝廷任命為長沙太守。

 太守每年有舉薦孝廉之權,桓階就是孫堅上任長沙太守後次年、被孫堅舉為孝廉的,後來得以入朝為官。八年前,孫堅在峴山之戰中被劉表麾下的黃祖射殺,桓階還以朝廷京官的身份,出使劉表求情討回了孫堅的屍體。

 只因孫家是桓階的恩主,桓階便因此仇視劉表,此番曹操便是在京官中選了一個長沙臨湘籍的官員,秘密回長沙勸說張羨反劉表自立。

 他應該知道,如果落在主公手上,以他幫曹操勸反張羨的大罪,必然是不得好死的,他絕對會抵抗到底。”

 趙雲聽說了這些始末後,也對魏延的判斷深以為然。

 趙雲摸著三角胡暗忖:“由此看來,這桓階必是極為死硬的了。何況雲長、子瑜現在還在跟孫策交戰,主公大有滅荊南後再去滅孫之意。桓階是孫堅所舉入仕,既忠於曹操,又忠於孫家,肯定不能讓他活著繼續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