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73章 給張羨的最後一擊

 整個五月中旬和下旬,劉備陣營三將基本上都是在快速推進中度過——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沒什麼可羨慕的。畢竟金旋的武陵兵野戰部隊,和長沙、零陵兩郡派出的野戰主力邢道榮部,都被劉備軍三將滅了。

 在野戰殲滅敵軍主力的情況下,後續的推進本就該摧枯拉朽,能一下子進展好幾百裡。

 五月底時,趙雲順利開始籌備圍攻臨湘,張飛也開始籌備圍攻臨沅。

 相比之下,臨湘的攻堅要麻煩得多,張羨畢竟是在荊南歷任過三郡太守的,前後經營七八年,根深蒂固。以古代的信息閉塞程度,當地很多人都是隻知有張府君,不知有天子。

 何況張羨這次還假借了許都朝廷詔書的名義,騙到了很多骨幹軍官堅信他們才是朝廷的守軍,而劉備才是反對曹司空輔政的叛賊。在張羨多年的經營、洗腦之下,長沙守軍戰意昂揚。

 張羨和他的心腹嫡系官員也知道,要是被劉備抓了肯定得死,跑也無處可跑,就愈發狗急跳牆,殊死搏命了。

 趙雲只能是按照雲梯、葛公車、投石機一步步建造部署,破壞外圍壕溝工事、羊馬牆護城河。

 估計戰前的攻城器械準備就得花上半個月,破壞工事又得花上半個月,正常攻城戰,哪怕打得再順利,一個多月是肯定要的。如果顧及傷亡損失,那可能就要打上兩三個月了——

 這還別嫌慢,原本的歷史上,平叛張羨之戰交給劉表來打,劉表可是打了整整一年。現在趙雲就算花兩三個月破長沙城,整個荊南戰役也就花了五個月,已經比歷史同期劉表的成績縮短了六成時間。

 張羨這人史書上雖然不出彩,但他在荊南的根基是很牢固的,甚至可以說僅從地方掌控來說,比孫家在吳會的根基還深。

 孫策在吳會的地盤好歹都是武力打下來的,沒有經過深耕經營,下面很多人貌恭而心不服。張羨卻是實打實恩威並施經營了七八年。

 而且隨著長沙圍城戰的開始,趙雲的軍隊還遭遇了另一個麻煩。那就是隨著時間進入農曆六月,荊南的炎熱讓兵源地相對北方的士兵出現了水土不服。

 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後,趙雲發現有一些士兵出現了成批的中暑症狀,還有些其他疾病,他只好降低進攻烈度,以免非戰鬥減員太多。

 然後還要把圍城營地扎得人口別太密集,以免酷暑日營中爆發瘟疫。

 時間進入六月後,後方的劉備、諸葛亮也派人來勞軍慰問了,同時問起趙雲的攻勢進展情況,趙雲也如實訴說了前線的困苦,希望不要強行催促,以免死傷和染疫過多。

 消息傳回武昌後,諸葛亮又來信,建議趙雲可以對長沙孤城採取暫時圍而不打、避開夏季最炎熱的季節,同時分兵傳檄收服各縣,以及零陵、桂陽等地。

 趙雲原本也有這個想法,得到了劉備諸葛亮的首肯後,他就果斷放手執行了。反正只要把長沙城團團圍住,確保張羨沒法突圍,也用不了多少兵力。

 把兵力分散駐紮,降低密度,對於減少疾病的傳染也有好處,還能改善衛生條件。

 趙雲就只留了一萬人在長沙,然後其他部隊逆瀟、湘而上,能迫降的都迫降,整個六、七月間,把荊南大地跑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