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28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張公肯如此開誠佈公,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了,竊聞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不潔其名。張公有始有終,可比古之樂毅。”

 孫策撂下這最後一句話,就披掛上馬,帶兵出城了。把秣陵和城中不願跟著走的人,都丟給了張昭。

 他把張昭比作樂毅,倒不是說張昭的才能有這個資格,只是他剛才引用的那兩句話,是當年樂毅寫給燕惠王的回信裡的。

 張昭看著孫策帶兵離去,自己成了棄臣,心中五味雜陳。

 他親眼看到,那些被孫策帶走的精兵,都額外在甲冑外面套了普通百姓的破衣服。

 出城時左右兩隊都是真正的百姓,中間卻夾雜著軍隊,顯然是要矇混出劉備軍那相對鬆散的包圍圈了。

 ……

 孫策軍很快出城了,這次還是老樣子,用了足足五六萬無辜百姓當煙霧彈掩護,黑壓壓擁出城,把劉備軍的注意力徹底吸引住。而他的兩萬多戰兵和強拉的壯丁,都藏在其間。

 雙方此前已經形成了三次和平交接投降百姓的默契,劉備軍的士兵依然是至少停在城門外十里,只是能在地平線上遠遠眺望到城門開啟、人群出城,並沒有趁亂上來掩殺。

 孫策見自己得計,就驅趕著百姓往劉備軍陣營過去,而他自己立刻帶著主力加速開始強行軍趁亂逃脫。

 而且孫策此前還耍了一點小心機:前三次他釋放投降百姓時,也是選在卯時正,後來一直沒改過,但如今正是寒冬臘月,十天前第一次放人的時候,卯時正天色已經有點矇矇亮了,等百姓全部出完城,天色就全亮了。

 但今天已臨近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時候,孫策軍打著火把放出百姓時,天色一點都沒亮,這就更容易矇混了。

 他的左右兩翼都是數以萬計的百姓當肉盾,除非劉備軍衝殺踐踏這些人群,否則根本不可能立刻追上他,甚至都不能第一時間意識到這兒發生了什麼。

 孫策騎在戰馬上,親自厲聲大喝鼓舞士氣:“全軍隨我疾行趕到淮浦亭!只要趁亂趕到那兒,擊破張遼,我軍便能突圍成功了!劉備軍已經信了我們放百姓出城是為了節約糧草、堅守城池更久。必不會料到我軍反其道而行之、一邊驅民節約糧草一邊趁機突圍的!”

 全軍將士勉力奮起決心,跟著孫策趁機奔逃行軍,昨晚他們很早就休息了,睡得很足,孫策還提前了兩天一改先前節約糧食、每天只給喝兩頓稀的的作風,從前天午飯開始就給士兵們吃飽,為的就是給今天跑路做準備。

 體力充足的士兵們,便在孫策的鼓舞下一路狂奔,大約離開了包圍圈二十里路,關羽和趙雲才在接受百姓的混亂中,意識到孫策棄城突圍了。

 忙亂之間,關羽和趙雲自然要分兵追擊,而諸葛瑾還得想辦法讓人迫降被留在秣陵的人,打探留守將領身份,這些事情雖然可以並行操作,但聯絡溝通,至少也要耽誤一時半刻。

 孫策趕緊趁著這個機會,儘量拉開距離。

 ……

 淮浦亭,是秣陵城東南的一個亭,位於“淮水”之畔。

 漢朝的時候,長江以南後世南京周邊這條河,也是叫“淮河”的。到了唐朝,才為了跟江北的淮河區分,把南京周邊這條改名為“秦淮河”。

 淮浦亭大致就在後世的南京江寧區核心地帶、江寧的方山景區那兒,距離秣陵城三十里,再往正東五十里就是句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