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04章 袁本初子,豚犬耳

 但如今,這個窗口期卻是被孫權截胡了。

 曹丕對丁家的提防、給夏侯楙創造的條件,也都剛好便宜了孫權。

 曹操跟孫權初次會晤,就在孫權精巧而貼切的拍馬屁中,安然度過。

 第二天開始,曹操就沒心思關心孫權的事兒了,他也沒宣揚孫權的來投,依然就此事保持了低調。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操心。

 在無法避免的忐忑中又等了三四天,直到四月初九,曹操終於等來了東北邊東阿、範縣被袁軍由倉亭津渡河攻打的消息。

 消息是程昱在被圍城前派人送出來的,看到這一板上釘釘的事實,曹操才徹底鬆了口氣。

 他對孫權感官中的狐疑成分,也是直到這一刻,才徹底消散。

 隨後,就是按計劃執行荀攸為他設計的包圍圈,三面迂迴,包抄渡河的袁軍!

 ……

 而曹軍開始包抄袁軍後不久,大約是孫權途徑琅琊郡袁控區後將近半個月。劉備派來向袁譚示警的使者諸葛均,也終於抵達了諸縣——

 說來也巧,諸葛均走的路,跟孫權當初走過那條,只相隔了幾十裡。

 只能說當地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要從徐州去青州治所臨淄,多半會路過諸縣。

 而對諸葛均而言,諸縣是天子劉協冊封給他大哥諸葛瑾的封地。哪怕原本規劃的路線不用經過諸縣,但他特地來繞路轉一圈,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諸葛瑾被天子明詔封為諸侯,卻從沒回過自己的封地,讓他親弟弟來巡視一下怎麼了?這很合理。

 聽說劉叔派人來了,袁譚當然是非常重視,遠比當初聽說韓當來投重視得多。

 他甚至沒有在臨淄城內等待,而是帶著護衛和幕僚、親自東行百餘里,到與齊郡接壤的北海郡治平壽縣,接見了諸葛均。

 四年前諸葛亮來訪時,幫了他太多,以至於袁譚有了過高的期待,覺得只要是個姓諸葛的來,肯定對自己大有裨益。

 諸葛均年僅十八,壓根兒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又是第一次出任務,差點被袁譚嚇住。

 好在他基本的待人接物還不至於失禮,看袁譚如此重視,他也非常鄭重地把劉備軍在徐州彭城下邳方向發現的曹軍“雷聲大雨點小”異動,以及從荊州南陽郡前線打探到的劉表與曹操媾和消息,以最快速度對袁譚徹底交底,毫無保留。

 袁譚聽完後頓時大驚:“什麼?不但曹操在彭城集結兵力、施壓下邳是佯攻,連曹軍在宛城方向都已經跟劉表議和了?

 那豈不是說曹操在北線兵力根本就不空虛?為何他在東阿、範縣一帶的防守還如此鬆懈?莫非有詐?”

 袁譚想到這兒,終於意識到不對勁,連忙命令身邊一個幕僚:“不好!辛毗,你立刻快馬加鞭趕去倉亭,向我父親示警,曹賊在東阿、範縣示弱,必然有詐!再把車騎將軍的書信也一併帶去!”

 “屬下遵命!”

 辛毗領命,當天就立刻啟程,從平壽縣一路往東,快馬加鞭,直奔倉亭。

 平壽在如今的山東濰坊,而倉亭是山東聊城莘縣,直線距離六百餘里。辛毗畢竟不是六百里加急的專業信使,加上平壽縣周邊還有些山區,需要稍稍繞路,並不能直線奔馳。

 所以不管辛毗怎麼趕路,大腿肉都磨爛了,一路換馬,最後還是花了兩天兩夜趕到倉亭。

 而袁紹早已渡河五六天了,對東阿、範縣發動攻城戰也已有三四天。

 曹操的軍隊已經迂迴到位,程昱堅守城池,中心開花。

 曹仁、夏侯淵各自帶著張郃、高覽為副將,以荀攸、賈詡為隨軍參謀,形成了鐵鉗攻勢的兩翼,從東西兩個方向直插黃河岸邊,把南渡的袁紹軍三面包圍在這片黃河岸邊的戰場上。

 袁紹發現中計,連忙退兵,讓蔣奇、韓猛在外抵擋曹仁、夏侯淵,自領中軍想要重新北渡黃河逃走。

 在部將拼死斷後保護登陸場/渡口的前提下,袁紹還是逃脫了,但相當一部分斷後掩護友軍撤退的部隊,最終在南岸被曹軍追擊殘殺。

 尤其是最後試圖奪船渡河時,發生了自相踐踏的混亂,先上船的士兵怕船被後面的人擠翻,直接抽刀砍攀船者的手,砍得“舟中指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