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49章 白地將軍入吾彀中矣

 “劉備賊子,看來是早就處心積慮背叛朝廷,如今正好一起算總賬!”

 兩人感慨完後,繼續看書信的正文乾貨,郭嘉快速略讀道:

 “……關將軍明鑑:郯城控扼沂水,然沂西本就為曹賊……曹軍控制,開戰後夏侯淵豬突猛進,切斷沂東退路,其心必然驕縱,覺得打通沂水航道指日可待。

 如此,只要我軍固守郯城,以水軍出城西冒死襲擾沂水上的曹軍糧船,必能撩撥夏侯淵不勝其擾,決議破郯城而打通沂水糧道。而我與張將軍素擅固守,待夏侯淵師老兵疲,將軍再以下邳之兵沿沂水北上增援,足可破夏侯淵……”

 “……然如今猝然勒令我軍主動出擊,牽制曹軍,為朐縣守軍分攤壓力,愚竊以為不可。朐縣地勢不夠險要,不如郯城依託沂水易守難攻。

 且朐縣城池離海過遠,糜府君又貪多務得,連營累塹處處死守,不知取捨,不肯放棄城外港口、船廠、工坊等地,此取敗之道也!我軍若真要死守朐縣,讓其餘各處駐軍以策應聲援朐縣為任,必然被曹軍消耗。

 昨日我軍已奉命逼迫張將軍出城劫營張郃,然張郃防守謹慎,戰果並不樂觀,我軍折損,亦有近二百騎。曹軍兵多,我軍兵少,消耗對我軍不利,唯將軍三思!”

 “……另前番將軍所轉達糜府君顧慮,也已收到,然愚以為糜府君所仰仗,實有見不到處:

 糜府君以為,只要連營累塹、守住朐縣的海港,縱然朐縣陸上被曹軍三面團團圍攻,我軍也能走海路向朐縣運入援軍。還能指望公瑾趁敵軍長期圍困鬆懈之際,在圍城敵軍背後登陸,效琅琊日照、膠山之戰故事破敵。

 然琅琊沿海多山,敵軍此前深入日照、膠山各部,皆需沿狹長海岸平原行軍,一旦前後路途被斷,便是糧盡援絕之狀,李典、孫觀自然軍心瓦解。

 而如今東海郡沿海,平原廣闊。縱然讓公瑾在敵後登陸,敵軍只需往內陸稍稍退卻,便可重整連為一片。糜府君所倚仗,實乃紙上談兵,誤軍誤國!將軍切不可因主公新得長子,而顧及糜家的郎舅之親。

 為今之計,不如請公瑾力勸糜府君放棄朐縣,從海路撤退。至於朐縣有奇巧機要的船廠、工坊、器械,不能轉運者可盡數燒燬,不至於被曹軍繳獲,以免增強曹軍造船兵甲之巧……”

 郭嘉把陳宮給關羽的請求信仔細看完,也是眼神露出嘉許之色,摸著山羊鬍子微微頷首。

 夏侯淵也覺得陳宮說得挺有道理,聽完還請郭嘉用他自己的眼光點評一下:“奉孝以為,此書有詐否?”

 郭嘉神色轉為凝重,謹慎地說:“如此重要的書信,居然會被我軍截殺信使繳獲,實在是有些巧了。陳宮如果是想苦勸關羽,為何不在戰前就勸呢?既然這麼急,為何現在才勸?還白白冒洩密的危險,這不像智者所為……

 不過,這一點真要解釋,也是可以解釋的:儁乂截殺信使之前一天,不就跟張遼的騎兵血戰了一場麼?從信中所寫來看,張遼的損失也不比儁乂少多少,南方騎兵少,我軍騎兵多,如果能用差不多的比例消耗劉備的騎兵,對我們肯定是有利的。

 所以,陳宮有可能是迫於糜竺的官威,或是關羽的命令,不得不跟張遼演一場苦肉計,顯得他們也精力撩撥牽制儁乂了,但未能奏效,這才建議關羽允許郯城守軍繼續死守,不用再主動求戰牽制、為朐縣分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