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50章 朐縣:徐州凡爾登

 ……

 夏侯淵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最終也紮紮實實花了五天時間準備,才開始對朐縣的強攻。

 計劃花三到五天,最後就一定會拖五天——誰讓樹都被砍光了呢。

 就這,最後打造的攻城器械還有點質量不合格,比如有些木驢車,正常都該用粗樹作為承重的大梁,最終只能是用幾根細小的樹苗捆紮在一起湊合用。

 夏侯淵對這些延誤很不滿意,初次總攻之日便有些焦躁,一大早就讓士兵們早起,用過朝食便列陣出擊。

 數百面戰鼓擂得驚天動地,在朐縣城南城北綿延七八里寬度的戰線上同時擂響。四萬步兵嚴陣以待,近萬騎兵逡巡督戰,場面蔚為壯觀。

 朐縣城內,糜竺這幾天也頗為緊張。

 什麼“糜竺不知捨得,什麼都想保住,強行拖著隊友下水一起死守不易防守的朐縣”云云,當然都是不存在的。

 只要關羽下令糜竺有序後撤,他又豈敢不後撤?在劉備陣營內,就算糜貞為劉備生了兒子,在軍事上,關羽還是比糜竺更說了算。

 所以,這一切都是戰前關羽個人就秘密關照過糜竺的,糜竺知道自己只是在演一個“不知捨得”的形象罷了。

 但為了防止計策洩密,糜竺只能一個人承受這個心理壓力,對外絕不敢提前洩露“是關將軍讓我不許撤,還讓我搶修工事擺出什麼都想保住的姿態”的。

 他下面的將士,都以為這一切是府君驕橫所致,士氣頗有些埋怨。

 不過,事到臨頭了,糜竺反而不緊張了。

 下面將士們的怨氣,也稍稍平息了。或許就是全面被圍,大家需要為了自己而戰,為了求生而戰,重新鼓起了勇氣。

 等真正打到難解難分的時候,糜竺自然會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向將士們披露關羽給他的密信,讓大家堅信關將軍不會放棄他們的,把士氣再鼓舞起來。

 而現在還沒有這個必要,士氣還沒低落到那種程度。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這天一大早,糜竺本人也難得擺出親民之態,親自到朐縣城東的營壘巡視防務,鼓舞士氣。

 他不僅把朐縣城內的七八千將士聚集起來,還拉來了數千糜家家丁,以及本地臨時徵集的丁壯百姓,一起嚴防死守。

 而糜家拉丁壯的辦法,也果然很有特色,無非就是砸錢。

 一箱箱的五銖錢,乃至其他南北海貿珍貨,直接抬到校場上,讓拉來的體格過關的丁壯百姓排好隊,直接還沒上戰場就先發一批。

 只要肯幫著守城,無論有沒有軍功,先發每人五百錢打底——這是隻要上去站在土牆後面填線就有的。有負傷,有戰功,都另外有錢,而且每天打完還有日結的錢,還有好吃好喝犒勞。

 朐縣本就是富庶的海貿重港,城裡鹹魚幹管夠。只要幫著守城,戰時每人每天兩條魚乾,正規軍士兵比丁壯民夫還多發一條,主食更是管夠。

 如此激勵之下,朐縣軍民真到了上戰場時,倒也鬥志昂揚,一開始的怨念和恐懼,也都拋到了腦後。

 ……

 上午辰時過半,夏侯淵做好了進攻前的一切準備,隨著雷鳴般的鼓聲,萬餘人的曹軍先鋒部隊,分別從城南城北同時發起了進攻。

 還有數千部隊,在東邊朐縣主城方向,也發起了牽制性的進攻。

 曹軍士兵扛著撞木,舉著巨大的藤盾,還有短梯和木板,就對著劉備軍營壘猛衝。

 朐縣的主城牆有一丈八尺高,城東連接港區的營壘就只有四五尺高的低矮夯土堆,土上還插著竹木的尖樁。

 因為營壘規模大,距離長,木頭也不夠用,很多地方就用竹子削尖了插土裡,把尖端朝上。算上竹木部分的話,總高度也不會超過一丈。

 這樣低矮的防禦工事,進攻方當然用不到飛梯。只要把竹木尖樁的頂部撞爛、撞得稍稍齊平便於搭板,就可以把厚木板鋪上去,進攻士兵便能直接踩著木板緩坡衝殺上去。

 這樣的進攻方法,比起手腳並用的爬梯子而言,可以解放雙手,便於持盾遮蔽,極大降低攀援時被守兵槍矛紮下來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