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51章 吞又吞不下,吐又捨不得

 糜竺以幾千戰兵,哪怕是堂堂陣戰,想跟我們五萬大軍相抗,不出十日,也必然油盡燈枯,就算他臨時多抓丁壯守備也不好使。

 後續幾天,我們倒是應該認清形勢,分清進攻的主次。比如,可以對敵軍營壘最東端、靠近大海的方向,進行重點穿鑿突破。只要佔領、破壞了港區,就能斷絕糜竺從海路獲得的外援,對敵人的士氣,也會有非常大的打擊。

 而且只要徹底突破了東端,敵軍剩餘的城外營壘也就失去固守的可能了,到時候我軍完全可以從側翼自東向西橫掃,遲遲不能動用的騎兵部隊,也能投入總攻。”

 夏侯淵聽完,也是連連點頭稱是,暗忖郭嘉到底還是老江湖,這種戰術細節見解,果然非常深刻精準。

 隨後夏侯淵就正式下令,第二天開始便按郭嘉交代的戰術調整攻勢。

 ……

 此後兩天,朐縣的攻防血戰還在持續上演。

 跟第一天相比,第二、第三天曹軍在大部分陣地上的攻勢就沒那麼猛了。

 顯然是承受不起第一天那麼高的傷亡,想要緩口氣,就把“全面進攻”改成了“重點進攻”,只盯著防線最東端,靠近海港的位置狂打猛衝,毫不吝惜人命,“該省省該花花”。

 但曹軍次要進攻方向上的牽制效果,依然非常卓著,讓糜竺不得不分兵四處防守,哪裡都不敢鬆懈。

 也就是說,如果糜竺敢把主力調到重點方向上堵口、導致其他陣地出現空虛,那麼夏侯淵還是能敏銳地觀察出破綻所在,從而把那個方向上的牽制性佯攻、隨時轉變為主攻,讓糜竺好好喝一壺。

 為了實現這一點,曹軍還趕造了好幾輛井闌車。還有臨時堆築了幾座面積小但高聳的土山,在上面又建望樓。

 糜竺的營壘連夯土牆帶木柵欄,不過一丈高,所以根本阻擋不了望樓的視野。

 望樓土臺的位置距離營壘又比較遠,夏侯淵要的只是瞭望觀察敵情調動,隨時看清營中哪兒人多哪兒人少,有沒有薄弱點。

 如此一來,糜竺一方就算有更先進的投石車,也不可能跟官渡之戰時那樣反擊砸毀望樓。除非是派敢死隊出城近戰破壞,而這顯然是糜竺做不到的,那也就只能白白被對方看光了。

 看得出來,交戰雙方都大量吸取了官渡之戰的經驗教訓,夏侯淵就是研究透了當年袁紹怎麼吃的虧,才放棄瞭望樓的放箭屬性,只求瞭望。

 戰爭,永遠是導致技術和謀略對抗升級最快的方式。

 高烈度的對抗,會讓僅僅兩年前出現的經驗和戰術,也很快過期。

 ……

 三天的血戰結束,糜竺也終於感受到有點頂不住了。

 這每天數百上千人的傷亡,他一共才七千士兵,怎麼抗得了?

 三天打完,所有正規軍戰兵中的弩手,大多被抽調去擔任近戰堵口的任務了。穿上了戰死袍澤留下的鐵甲,跟衝進缺口的曹軍肉搏。

 而那些踏張弩,都被撥給了剛剛訓練完的丁壯新兵,讓他們頂上來負責放箭壓制的活兒。

 而糜家這些年積蓄的私財,也是流水一般湧出去,為了發撫卹,獎勵傷兵和有功將士,幾千萬枚五銖錢直接流到了士兵們手中。流動現錢不夠多,就開始發放海貿珍貨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