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77章 趙雲:不會又要我詐敗吧?

半個時辰之後,合肥校場。

趙雲、甘寧各自帶著麾下將校和上萬名將士,排成一個一百人乘一百人的方陣,分列左右,等待著劉備的誓師檢閱。

軍容整肅,旌旗招展,趙雲方陣的一萬人,外袍全部穿紅,甘寧的一萬人,外袍全部穿黑,色澤都是嶄新的,遠遠看去,著實如火如荼。

“如火如荼”這個成語的出處,原本就是來源於閱兵。那是七百多年前,吳王夫差北上伐齊、黃池會盟閱兵時的典故。夫差當時就帶領了三萬軍隊、列成三個百乘百的萬人方陣,而且每個方陣顏色分別是純白純紅純黑。

如火形容的就是純紅方陣,如荼形容的就是純白方陣。只是漢朝不尚白色,如今又不是乘喪出兵,劉備也就沒有用廉價的白方陣。

夫差當年都搞得起這陣仗,如今比夫差富庶得多的劉備,湊兩萬人穿新衣服出征,當然很輕鬆了。

當然,合肥戰區一共有六七萬駐軍,到時候會出兵五萬多人,剩下的負責守土。六七萬人裡挑兩萬人穿全新的衣服,說明挑出來的人,至少也是軍中實力排名在前三成的精銳了。

這些部隊的著甲率,也是非常之高,趙雲和甘寧的方陣,各自有前排三千人都著了鐵甲。其中各一千人穿的,還是最近一年多來新打造的一體鍛造式胸甲。

還有兩千人則是相對老式的灌鋼札甲,那是官渡之戰前一年多就開始陸續裝備部隊的,至今已有四年了。

這些灌鋼札甲也不是形制都完全一致,有些後期型號也根據這些年的戰場經驗做出了調整,比如加上了一體鍛造的弧形護肩,以保護肩膀和上臂。

東漢原本傳統的鋼鐵札甲,主要是“兩當鎧”,肩膀是沒有保護的,類似於“鐵背心”,歷史上要到二十年後、諸葛亮在蜀地執政時,把“兩當鎧”升級為“筒袖鎧”,才加強了肩臂的防護。如今也算是提前發掘、部署了。

所有這些穿著金屬甲冑的士兵,也都有清一色配備斬馬劍或一體鍛造的灌鋼材質長戟,劍戟森森,蔚為壯觀。

只有後排沒有鐵甲的部隊,才會使用老式的舊制長槍長矛,或是充作刀盾手、弓弩手。

……

這些軍隊雖然都是劉備的,但劉備自己也好幾年沒觀摩過如此整肅威嚴的軍容了。

畢竟搞閱兵是很費錢的,得先犒賞士卒吃幾天好的、再額外操練整頓一番,還要發點小賞錢鼓舞一下士氣。誰都不會平時沒事、就刻意要求軍隊列陣得如此整齊。

劉備忍住內心的激昂,面色肅然地看完了軍隊的例行隊列、行進、刺殺操演,然後鎮定地一揮手。

旁邊自有軍法官幫著揮舞軍旗,傳達劉備的命令,遠處的士卒看到旗號,在十幾秒的時間裡回覆了安靜。

雖然比現代軍隊的紀律還是差些,反應也慢些,做不到完全安靜。但至少沒有人交頭接耳閒聊,這對於古代軍隊來說,已經是非常令行禁止了。

劉備清了清嗓子,也拿過一個木質的喇叭筒,中氣十足地喊了幾句簡短的誓辭,無非是“女幹臣竊命、主上蒙塵、曹賊無道、殘害黎民”,

然後,就讓人宰了黑牛,劉備親自操刀割下牛耳,從牛耳的斷口處捂了些噴出來的鮮血,塗抹在鼻子和鬍子上,宣佈出征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