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79章 曹仁:難得趙雲落單,還不趁機幹他?等關羽趕到就不好殺了!

但趙雲從龍亢到蘄縣再到竹邑這段路,累計一百三十多里,是純陸路,沒有河可以用。

關羽卻不同,關羽是沿著睢水自東向西逆流而上打過來的,曹仁的大本營符離和竹邑也在睢水沿岸。所以關羽如果想的話,他的船可以直接開到曹仁大本營的城外。

這就註定了:關羽和趙雲想要夾擊符離,關羽打正面、趙雲斷後路,必須保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長期作戰所需的糧食,要由關羽那一路來負責運輸。

趙雲可能也就隨身帶了十天最多半個月的行糧,吃完了之後,他必須跟關羽會師,靠關羽的糧食接濟他,否則趙雲絕對是後繼乏力的,尤其是後方的龍亢、蘄縣沒有攻破的話,趙雲的部隊得打一段時間就退回龍亢進行補給。

這個道理稍微知點兵的人都懂:水運的成本,是陸運的二十分之一,有數量級上的差距。數萬大軍長期作戰的糧食,可能只有最後幾十裡能依靠陸運,前面大段大段的路程,就得水運,否則成本扛不住。

古代水運就相當於後世快遞公司的長途物流,無論大卡車還是火車,都是集裝箱級別的運能。而古代陸運只能扮演扮演騎著小電驢的快遞小哥那“最後一公里”的配送服務,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

曹仁在確認了關羽推進延誤的原因後,心中也不由升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為了確保萬全,他對著地圖,最後向滿寵確認了一個問題:“取慮縣那邊,眼下情況如何?張郃的人馬能頂住多久?敵我兩軍各自佔據了多少地盤?

趙雲眼下又有多少人馬,推進到了蘄縣以北?”

滿寵倒是提前做足了功課,對這些信息如數家珍:“睢陵、取慮縣城都位於睢水南岸,睢陵縣城在我軍手中,眼下剛剛被關羽從東西南三面包圍,而睢水北岸的土地,還在張將軍掌控之下。

這封急報送出之前幾個時辰,關羽剛剛發動了一次北渡睢水、想要控制北岸,以便他施工破障、掃清航道。但是關羽的那支小部隊,被張將軍半渡而擊打退了,折損了約數百人。

關羽軍無法控制北岸的話,航道施工應該會比較緩慢。

而趙雲這邊,如今已過去四天,我們已經充分探明,他出兵三萬餘人,但甘寧的一萬人因為無法脫離水路,留在了龍亢,負責保護渦水糧道、並沿渦水深入騷擾兩岸。

龍亢縣陸上,趙雲又分兵數千協助甘寧圍城。抵達蘄縣後,又以兵萬餘圍城,並以全部六千餘騎兵繼續北上,騷擾符離、竹邑周邊,破壞我軍據點、蒐集糧草。”

曹仁點點頭,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別看去年張郃跟著夏侯淵時,連著吃敗仗,現在跟了自己做事,居然反過來小挫了關羽一場!

看來,是妙才兄用人不如自己,沒有發揮出張郃的才幹。

總結了全部形勢後,曹仁終於頗有膽略魄力地決斷道:

“趙雲如此狂妄,三萬多人入境,還敢這樣分兵!最後到蘄縣只有一萬餘人,加上巡邏騷擾的六千騎兵,軍力比剛入境時至少少了一半!

而趙雲每日深入我境,行蹤飄忽不定,對於後方戰況和其他各線近況,必然不能及時掌握。關羽那邊進展不利,也沒法通知到趙雲,就算派人兜個大圈子通知,他也不知道趙雲推進到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