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85章 你管我是不是虛晃一槍,反正你非救不可

 諸葛瑾把此戰的最終目標抽絲剝繭、跟關羽趙雲分析清楚後,關羽和趙雲此前對於“殲敵太少”的鬱悶,也終於徹底消散。

 已經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多殺幾個敵軍少殺幾個敵軍沒什麼好計較的。還是要向前看,更好地實現這場戰役的主要戰略目標。

 此後幾日,趙雲和關羽就各自分頭安排,一邊威脅符離,一邊回過頭去,把此前因為進兵過快而在身後埋下的雷、一個個排了。

 比如關羽這一路,他是繞過取慮縣沒打,就直奔符離的。而取慮縣瀕臨睢水,等關羽主力過去後,將來糧船隊要通行,還是會被取慮縣的曹軍騷擾、威脅糧道安全。

 趙雲身後那些因為推進過快而埋下的隱患,一樣不少,比如渦水沿岸的龍亢縣,至今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徹底攻堅拿下。蘄縣就更不用說了,那裡如今足足有兩萬多主力曹軍鎮守,應該是拿不下了。

 現在反正曹仁已經龜縮,無機可趁,趙雲和關羽也就先分兵把龍亢和取慮搞定一下。

 取慮縣有張郃麾下的一支偏師守衛,暫時難以攻破,關羽也不想在這種小縣上多浪費人命強攻,就選擇了加強圍城工事、增加哨探監視。

 同時派出水軍,從睢水河面上進攻,把取慮縣位於城北城外河邊的碼頭棧橋邸倉貨棧之類的設施統統燒了,削弱張郃的軍隊攔河截糧的作戰潛力。

 趙雲那邊,就方便得多。龍亢縣守軍士氣本就不是很高,要不是怕曹仁報復守城兵將留在後方的家人,他們其實也是想投降的。

 趙雲在蘄縣大破曹軍,滅敵一萬多後,就拿了一大堆曹軍被殺部將、軍官的首級,以及一部分俘虜,押到龍亢城下,各種罵陣喊話威懾,讓守將誤以為曹仁已經岌岌可危、主力大損。

 加上趙雲也組織了幾次威懾性的進攻,最後龍亢縣堅持了半個月左右,覺得也對得起曹仁了,就跟趙雲秘密談判,開城投降。

 如此一來,沿著渦水巡邏的甘寧部水軍,也能騰出手來用於其他戰場,對趙雲這一路的戰力解放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利好。

 龍亢守軍約定投降之前,只有一個要求:希望趙雲對外宣傳時,別說他們是投降的,只說是力戰被攻破,全部殉國了。這樣曹操就不會報復龍亢守軍留在後方的家眷。

 歷史上曹魏政權後來為了維持部隊的戰鬥意志、防止出現投降,可是搞過很多歹毒株連手段的。當然現在還是建安年間,曹操還頂著大漢朝廷的名頭,沒有後來曹丕乾的那麼過分,但任何事情都是漸進式發展的,龍亢守軍心裡有顧慮,也屬正常。

 對於這個要求,趙雲自然是照準了。

 ……

 關羽和趙雲回頭一個個排雷、鞏固對曹仁的南線圍攻營壘的同時。

 符離城內,曹仁也終於熬過了一開始最惴惴不安的那幾天。

 符離戰區五六萬人的部隊,只付出了一萬三千人的戰損,還能保住四萬多人,這對他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但是很快,他就意識到,這四萬多人不足以長期死守符離、竹邑。因為部隊的分佈情況太不合理了。

 小小蘄縣,被圍了兩萬餘人。而符離城內,眼下只剩一萬五千餘人,稍微後方一些的、睢水北岸的竹邑,更是隻有九千守軍,三城加起來一共四萬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