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93章 先圍彭城,後收泰山

 陳宮第一次實打實做事,還是去年關羽跟夏侯淵的東海戰役期間,此前都是打打雜的活兒,不顯本事。今年算是第二輪參贊軍機,看得出來他很想進步,想追上張遼的步伐。

 關羽不想再聽陳宮吹捧歌頌,但他也知道,陳宮這麼想立功,其心可用,只要加以引導,就是一個不錯的助力。

 所以他也就順勢給個機會,隨口問道:“如今張郃已破,兵馬離散,以公臺之見,我軍全取彭城、泰山二郡,當以何者為先?具體如何調度?”

 陳宮聽了,也知道機會難得,連忙幫著查漏補缺。

 他很清楚,如果是在下邳城內,或者睢陵城內,這些問題根本輪不到他回答,諸葛瑾早就做好全局規劃了。

 也就今天這種野戰臨時問計的場合,因為關羽是急行軍,諸葛瑾養尊處優沒法第一時間隨軍,才有他的用武之地。

 他這種後進的謀士,可不就得趁著這種幹髒活苦活的機會表現麼。

 他略一思忖,便抖擻精神分析:“為今之計,還是應當以諸侯的方略為基礎,無論如何,先即刻分兵包圍彭城。

 張郃那點被打散的殘兵,估計是撤不回彭城了,歸途肯定會被我軍截斷。我軍包圍彭城後,就算郭嘉死守,一時難以攻破,我們也能圍而不攻,再慢慢蠶食周邊,把泰山郡等處一一拿到手,最後再打攻堅戰。

 因為一旦昌豨即將投降我軍的消息散佈出去,留在後方的泰山賊諸部將必然會群龍無首,曹軍也不會坐視泰山郡全境被我們接收。曹操一定會利用吳敦等忠於曹操的泰山賊舊將有說許諾、能撈回一塊算一塊,這才是要搶時間的。”

 關羽聽陳宮說得挺有條理,這個計劃主體跟諸葛瑾戰前的安排差不多,只是稍有微調,微調的部分也是因為昌豨這個變數導致的。

 關羽便全盤接受了,點頭道:“阻斷張郃迴歸彭城之路的事兒,不用操心,我來之前就分兵把守要道了。張郃敗了,也只能往西逃,沒法往南逃的,估計至少要逃到沛縣才能站穩腳跟。

 我再分兵五千,加強彭城包圍圈。眼下先讓昌豨開城再說。”

 關羽也不含糊,當天打掃完戰場、大致追擊擴大戰果已畢,就親自策馬來到傅陽縣西城樓外,出言正式迫降昌豨。還讓張遼把全部騎兵都列隊嚴整,以壯軍威。

 “昌將軍,聽說你上午和公臺達成了君子之約。說好只要張郃退去,你便開城投降。如今張郃已經被我擊滅,是你親眼所見,你不會言而無信吧。”

 城樓上一片鴉雀無聲,不一會兒,才有一個略顯畏縮的聲音問道:“來者可是關雲長將軍當面?”

 關羽眉毛一挑:“你沒見過我?”

 他已經很多年不作自我介紹了,因為關羽總是下意識覺得,天下人看到他這幅鬍子,就能直接認出來。

 城頭又是一片鴉雀無聲,不一會兒,城門就開了,昌豨親自帶著數騎親隨策馬而出。來到關羽面前三五十步,就滾鞍下馬,徒步疾趨走完最後一段,距離關羽還有七八步遠時,就把韁繩丟給了親隨,他雙手抱拳拱手,邊拱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