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398章 能者無所不能

 突破竹節後,肯定會有一段大踏步的後退,這是止不住的,誰來都不好使。

 於是,此後一個月多月裡,徐州戰場也就沒什麼值得贅述的。關羽和諸葛瑾完全按計劃往西擴大著戰果,追亡逐北。

 以郭嘉之能,也只是更有節奏地拖時間、拉節奏,讓諸葛瑾走這段路所耗費的時間更久、更慢一些。

 最終的進度,還真就差不多符合郭嘉調整後的新預期。

 北邊這路的關羽,在十月初抵達沛縣,花了半個月左右破城。

 南邊沿著泗水、獲水逆流進兵的諸葛瑾,十月中旬破了蕭縣。

 隨後兩軍合力,在十月底破了豐縣。十一月初進入芒碭山區,跟曹軍隔險而守。

 因為地理環境的特徵,以及越來越寒冷的天氣、難行的道路,至此雙方都無力再改變戰線。

 曹軍在適度收縮後,兵力也更集中了,物資也豐沛了不少,還把豐沛蕭三縣的壯丁百姓能遷走都儘量遷走,往西轉移到杼秋縣和下邑縣,所能動用的施工人力也非常充沛。

 而諸葛瑾和關羽,卻因為郭嘉的堅壁清野,出現了後勤上的困難,不但軍糧要從徐州後方運,還要救助被拋棄的當地婦孺百姓。

 最終,關羽在芒碭山東側幾處穀道、山口臨時修築了關隘營寨。郭嘉和張郃則在芒碭山西側的穀道、山口修築關隘營寨。

 雙方都依託了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就此凍結了徐州戰役的戰線。

 箇中經過細節,乏善可陳,並無亮點,也就不再贅述。

 ……

 不過,軍事上雖然再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政治上,諸葛瑾還是隨機應變,幫著整了個活兒。

 在諸葛瑾、關羽合力收復豐縣後,諸將在豐縣城內置酒高會,慶賀全勝,同時也是慶賀討賊中興有望、吉兆連連。

 酒會上,諸葛瑾還是比較低調的,但是級別比他低的其他文官,就未必了。

 比如最近迫切想要進步、想要追回“失去的三年”的陳宮,就趁著最近幫關羽出謀劃策、跟關羽混熟的機會,在關羽喝多後吹噓道:

 “此番我軍收復豐、沛,雖然只是兩座縣城,但小沛對徐州西側防禦之重要,自不待言,關將軍此番再建奇功,對我大漢討逆中興大業,實在助益匪淺!

 而且這豐縣乃是高皇帝祖籍之地,如今主公身為宗正,又是諸勤王宗室執牛耳者,能夠收復豐沛,足以告慰天下。不如我們也籌備一下,待主公在汝南之戰事結束後,便請來豐沛告祭祖宗神靈……”

 關羽對於這種事情不感興趣,也就不置可否,只是下意識看向諸葛瑾,看他是什麼意見。

 諸葛瑾則是覺得稍微有點過了,現在還沒到這種程度,不該以這樣的方式張揚。

 而且他發現,這段時間接觸下來,不得不承認,真實的陳宮,和演義裡的陳宮,相差實在太大了。

 現實中的陳宮,除了反曹這一點依然堅決外,其他方面還是比較世俗的,對於仕途前途也是有追求的。

 演義裡的美化,主要是出於羅貫中“反曹的都是好人,被曹操非殺不可的更是好人”的簡單考量,給陳宮頭上摁了很多額外的事蹟。比如正史中,曹操殺呂伯奢全家,跟陳宮可是沒半毛錢關係。

 諸葛瑾思索了一會兒,見場面忽然冷場了,高順張遼陳到周泰都盯著自己,這才意識到大家都在等自己表態。

 他也就清了清嗓子,隨口說:“豐沛之地被郭嘉遷移百姓、堅壁清野,已經殘破至此,若再大張旗鼓慶賀,實在有些擾民。

 而且主公當年也是屯兵小沛過的,後來呂將軍也屯過,如今只能算是重回故地。還是不要橫生枝節地好,以免讓天下諸侯覺得輕浮。”

 關羽聞言也是微微點頭,他也覺得拿回小沛的功勞,還不至於這麼張揚,讓人覺得沒見過世面。當年又不是沒在小沛常駐過。

 其他將領若有所思,也覺得有理,只有陳宮悵然若失,他也知道自己的建議小題大做了,但他也覺得,有些時候就是該小題大做,以想方設法鼓舞士氣。

 陳宮便斟酌著措辭,小心勸說道:“諸侯所言,固是王道正道,但我軍在兗豫徐交界連奪三郡,光復徐州全境,終究是難得的大勝。這樣的大勝,若不準備一場配得上其功績的慶典,以彰威名,難免不利於士氣。

 而且我軍打到這一步,河北曹軍怕是快要回來了,後續我軍在這個方向,很長時間內將難有寸進。如果不找個藉口,證明‘我軍已經達成了一個重要的戰略目的’,那又如何證明我軍是‘主動不再在這個方向上猛攻’,而非被曹軍逼停呢?這對於天下觀望諸侯的人心,可是有很大影響的。”

 關羽聽了這話,才眉毛一擰,露出深以為然的表情,顯然是被陳宮說服了。

 古代打仗比後世的現代戰爭更注重名分。

 稍微懂點政治常識的都知道,後世的戰爭,開打之前是要說明己方的戰略目標的,實現了目標後,停止進攻,就能立威。如果沒實現目標就停手,那別人還以為你是怕了,或者實力不濟了。

 所以哪怕到了21世紀,有些國家一旦軍事行動進展不利、不如預期,就要在宣傳口徑上慢慢調低預期,最後才能把遮羞布圓回來,顯示“其實我們也已經實現戰略目標了”,這時候再停止進攻就沒那麼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