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03章 一則問軍師,再則問軍師

 但他沒跑,就是選擇固守待援。顯然是擔心弋陽失守太快、劉備徹底佔據淮南後,會沿著汝水繼續北上、滲透汝南郡的“淮北汝南”部分,那樣對許都朝廷的腹地威脅會非常大。

 他的心態跟朱靈相似,都願意冒著戰死的危險,拖就硬拖,堅信自己能守到曹操在河北結束戰鬥、曹軍主力重新南下擊退劉備。

 ……

 劉備軍先鋒抵達後三天,圍城營地基本上建好了,弋陽四門全部被團團圍死,也沒考慮什麼圍三缺一。

 護城河倒是還沒填多少,畢竟事有輕重緩急,這個不是最緊急的。

 有這工夫,不如把有限的人力先投注到加高寨牆、多挖陷坑、看法竹木製造鹿角上。

 營建完成後,劉備親自巡視了一圈營地,很是滿意,但也有些許不解之處,便問諸葛亮:

 “兵法有云,圍三缺一。軍師此番為何四面徹底圍死,就不怕李通困獸猶鬥、守軍死守城池時、士氣不降反升麼?”

 諸葛亮輕搖羽扇,遙指城頭,語氣篤定地分析道:“兵法運用,也要結合實際。我素知李通此人,死忠曹操,而且秉性脾氣與曹操深合。

 當年汝南各縣有群寇割地自雄,互相不服。李通跟周直、陳恭為汝南三大渠帥。李通吞併人部眾時,不擇手段,請周直赴鴻門宴、酒席間摔杯為號殺之、吞併其部眾。後來又誘陳恭部曲反叛殺陳恭,他再出面平叛為陳恭報仇,亦吞併其部眾。

 一個一輩子這樣殺伐上來的人,骨子裡跟那些講體面的、高高在上的人不對付。所以後來袁紹以高位誘之,他也毫不猶豫殺袁紹使者、以首級送許都。他欣賞的就是曹操那種,跟他一樣不擇手段的人。

 而主公雖與袁紹大不相同,但主公素來講究大義,行事有所為有所不為,這種作風在李通看來,就是虛偽。這種人平生最恨做事擇手段的人,所以他遇到我軍,是絕不會投降,也不會逃跑的。

 弋陽被圍之前,我們故意放慢進兵,給過他機會跑都沒跑,他就一定會一條道走到黑。所以我們一定要殺他,而不是逼走或者迫降。”

 劉備嘆了口氣,對於諸葛亮的判斷,他向來是不懷疑的,只是還有些不甘:

 “李通也就罷了,此人當年兼併友軍的手段,確實為人不齒,盟誓賭咒了還搞刺殺。

 但這弋陽城中將士,也未必都是汝南諸寇舊部,能爭取能迫降的,還是得爭取……”

 諸葛亮很有把握地笑道:“這點主公放心,到時候攻堅,肯定是隻誅首惡,脅從不問。到了最後階段,我會藉故讓他們網開一面,以動搖敵軍軍心的。

 但現在還不行,因為我們要提防蔡陽回援後、伺機偷入城中與李通會合,現在必須圍得嚴絲合縫才好。”

 諸葛亮分析得明明白白:他現在遇到的情況,跟他大哥在彭城那邊,遇到朱靈的情況,還略有不同。

 注:汝南這邊,現在時間線還是九月下旬,所以彭城那邊朱靈還沒死,諸葛瑾和高順還在攻城。兩條時間線是並行的。

 諸葛瑾圍彭城時,是篤定了張郃、郭嘉已成驚弓之鳥,撤到沛縣、蕭縣後絕對不敢回頭救援朱靈。甚至張郃郭嘉要是破天荒肯來,諸葛瑾和關羽還巴不得把郭嘉張郃一併殺了,能更好地削弱曹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