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07章 全取淮南

 不過,說來也是湊巧,因為諸葛兄弟戰時也有定期書信溝通情報,通過信鴿和快馬信使,每隔半個月左右通報一下東西兩線的軍情。

 所以十月初三這天,諸葛亮又一次收到大哥從彭城前線寄來的軍情機要時,便得到了一條喜訊,以及一條頗有借鑑價值的啟發。

 諸葛亮得信後,照例先去找劉備,把喜訊轉達了:“主公!大喜啊,家兄與高將軍在彭城,終於攻破了朱靈的城池,並以周泰於彭城以西、獲水河畔伏兵,截殺了棄城突圍的朱靈。

 如今彭城郡全境,終於徹底落入我軍手中,徐州全境,都已恢復。恭喜主公,終於拿回了當年陶公相讓的全部土地!信是今日剛剛送到的,不過事兒應該是七八天前的事兒了。”

 劉備聞訊也是大喜,連忙拿過信又親自看了幾遍。

 還是子瑜和雲長那路進展快,已經完全實現了東線的戰前目標了,而且看起來攻勢還未停止,後續還能繼續利用敵軍空虛期擴大一些戰果。按子瑜信中預期,拿回小沛作為添頭,應該也是探囊取物一般穩的。

 “確實可喜可賀,誒?子瑜信中還說,希望淮南戰事平息後,讓我親臨彭城、小沛。一來安撫徐州全境人心,宣示徐州完全脫離曹賊之手,二來是祭祀梁孝王陵,重修奉祀之祠,以彰曹賊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之罪惡。

 如此看來,我們更得抓緊了,這些事兒,也是頗有意義的,可以進一步向天下宣揚我們討賊的大義所在——當年陳孔璋為本初兄作討逆檄文時,文中所言曹賊事蹟,天下人也未必全信。

 如今我們收復了沛縣,實地祭弔,定要召集天下諸侯派使者來觀禮,親眼看看曹賊當年盜掘大漢諸王陵墓的遺蹟慘狀,回去也好廣為宣揚。

 嗯,孔明,你這邊快點想辦法,把弋陽城拿下。另外修書兩份,禮法不能錯,然後安排使者分別去襄陽、成都,就以我車騎將軍、宗室大宗正的名義,請其他漢室宗親諸侯都派人來見證憑弔小沛的梁孝王陵!並且共同發文聲討曹賊的這一罪行!”

 劉備意氣風發地總結、轉述了諸葛瑾信中關於政治宣傳方面的建議,並且做出了處置。

 在衣帶詔事件發生之前,劉備可是皇帝劉協正兒八經冊封過的九卿之一、漢室宗伯。

 作為宗伯,總掌全國宗親事務,劉備要召集天下其他姓劉的諸侯、派人來共同祭奠被曹操挖了祖墳的漢室先代王爺,這是絕對名正言順的。而且正是劉備職責所在、非常應該做的。

 劉表基本上已經站隊過劉備了,雖然後來為了保住宛城的歸屬權、跟曹操和談過,但劉表傾向上來說,在這些問題上還是要聽劉備的。

 至於劉璋,此前倒是封關絕道,不給劉備任何機會派使者跟他溝通。但是這次的事兒,劉璋要是還推阻不派人來觀禮,那他漢室宗親的招牌以後就別想打了,會被天下人唾罵不忠不孝的。

 曹操都挖了你老劉家人的祖墳了,劉備重修好讓你來拜拜、接受一下教育,你居然不來?伱還是人麼?

 諸葛亮對於這些小事,自然是滿口應下,表示回頭夜裡就抽時間把給劉表和劉璋的書信趕出來。

 不過眼下諸葛亮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他應下之後,也解釋了兩句:“主公放心,不過如今我還要先琢磨一下家兄信中的一些點撥,趕緊交代軍中工匠打造新的攻城器械。安排下去之後,我自會抽時間把這些文書工作料理了。”

 劉備當然沒急到那種程度,他也相信諸葛亮對輕重緩急的判斷,便好奇地追問:“哦?不知先生又從令兄破彭城之戰中,受到了何種啟發?”

 諸葛亮便指著諸葛瑾的書信,分析道:“家兄信中提到,他在彭城時,朱靈也是想方設法拖延時日,他攻城耗時最多的環節,也是浪費在填河上、以確保重型器械能過河。

 家兄用到了一種把葛公車截短數倍、縮小一些尺寸的填土車,後來還有所改良,能夠不用把車推進河裡,而是卸了土方後再拖回來重複利用,我覺得此物可以再加改良,而且立刻就能用於弋陽戰場。到時候自然是李通的末日了。”

 劉備聞言頗為欣慰,又稍稍關心了幾句細節,不過技術上的東西他也聽不懂,就沒深問。

 ……

 諸葛亮離開中軍帥帳後,就回到自己帳中思索了覆盤了一番,又寫寫畫畫算算,鼓搗了一下午。

 傍晚時分,他就拿著自己改過的草圖,招來一群原本負責組裝葛公車的工匠,讓他們用現有的木材造一些新玩意兒。

 工匠們問了細節,覺得製造上並沒有難度,便領命而去。

 諸葛亮搞定了這邊,這才回去幫劉備寫信,召集劉表、劉璋派人參會。

 如此兩三日後,諸葛亮改良過的填河車終於出爐。

 跟諸葛瑾當初隨便拍腦門因陋就簡造的重型大車相比,諸葛亮造的這款要小巧靈活得多——

 這也是因為諸葛亮一開始就想著卸了土後把車拖回來重複利用,而不是直接沉河。所以這種車的尺寸,也就沒必要跟護城河的深度相當、以確保沉河後能起到橋墩的效果。

 因此,諸葛亮設計的最終成品,也就頗為近似於後世工地上民工們推混凝土泥漿用的那種手推車。左右兩根推車用的扶手,兩個輪子,一個可以往前傾倒的車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