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11章 曹操:打人不打臉,諸葛村夫欺人太甚!

 酒過三巡,氛圍漸漸放鬆,被圍數月、擔心敗仗的壓力盡去,曹仁也話語多了起來,壯著膽子問曹操:

 “不知主公此來,要與劉備相持到何時?劉備已經退過淮河,莫非我軍還要反攻過淮南、謀取全勝?

 恕我直言,劉備雖退,但並未戰敗,自始至終都是在取勝奪地,此番也是主動退去。我軍剛滅袁尚,士卒疲憊,還是應該長期休整,慢慢整編袁家降軍、收攏袁紹故地的百姓人心……”

 曹操一抬手,示意曹仁不必擔心:“孤豈能不知?此番前來,逼退劉備就是了,並沒想過立刻反攻淮南。只是十幾萬大軍,加上卿本部人馬,已超過二十萬人。

 二十萬人調動,卻沒撈到戰機,讓他直接跑了,朝廷體面何在?我原本一直想擊敗劉備一次,哪怕沒奪回什麼郡縣,但是能去許都朝中宣揚,也就夠了,奈何劉備不給機會。

 斥候打探到劉備撤過淮河後,駐留義成、下蔡不去,我如何能先退?至少也要耗到劉備親自退到合肥,朝廷才能贏回體面。”

 曹仁聞言,默然不語。

 曹操要的是朝廷體面,是爭這一口氣,他已經聽懂了。

 而劉備的幕府此前設在武昌,北伐之前移到了合肥。此番劉備至少要本人退回合肥,只留趙雲守壽春和下蔡、義成等地,朝廷才好宣傳“劉備敗退”了。

 而劉備前出留在壽春,這怎麼都不能說是敗。

 偏偏這個節骨眼上,這口氣,這個宣傳戰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虛名”。

 因為這涉及到天下其他外鎮諸侯,對於曹操滅袁尚、劉備北伐曹操奪取三郡的解讀。

 涉及到天下諸侯覺得曹劉孰強孰弱、以後天下中分時期應該如何站隊的問題。

 這個統戰價值太大了,大家都要爭這口氣。

 曹仁和郭嘉都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勸曹操,雙方也就只能再相持一陣子,誰都無力大規模進攻,表演一會兒“靜坐的戰爭”。

 如果實在無解,只能用時間去淡化一切。

 如今已是建安五年的十一月中旬,再拖下去,要是拖過年關,戰爭長期化,熱度下去了,也就沒外人關注這裡面的勝敗名分了。

 曹操又喝了幾杯,最終醉意上湧,把青銅酒爵一砸,恨鐵不成鋼地感慨:“孤平生做事,從不後悔!但此生最恨,便是當年沒有在許都留下諸葛瑾那匹夫!

 當年真是有眼無珠,孤怎會覺得放諸葛瑾這貪慕名利權位之人回去、將來能挑動諸葛家和劉備爭權內鬥呢?哈哈哈,一步之失,若是當年殺了諸葛瑾!至少扣了諸葛瑾,如今劉備怕是已為孤所擒!

 劉備啊劉備,劉備軍略雖不如孤,徵兵調賦也不如孤,用人不疑倒是真有一手。諸葛兄弟如此專權,他都不擔心被矇蔽,這份放權的誠心,孤不及他。”

 郭嘉在一旁,聽曹操連這種酒話都說出來了,唯恐動搖了人心,連忙幫著勸和:

 “司空酒後自謙,何必矯枉過正。劉備、諸葛瑾諸葛亮能成為朝廷心腹大患,自有其過人之處。但司空當年放縱諸葛瑾歸去,也未必有多大錯。

 人非聖賢,豈能盡料將來之事?何況當年諸葛瑾來許都時,諸葛亮尚未出仕。司空若是殺之,諸葛亮必然挾憤而投劉備,殫精竭慮圖謀為兄報仇,對朝廷的禍害,怕是不亞於如今。”

 郭嘉這番話,也完全是為了安慰,有點牽強附會。不過其中的道理,卻也勉強說得通。

 曹操一想也對,自己當年要是殺了諸葛瑾,那諸葛亮還不得爆發出十二成的智力幫著劉備出力、以報兄仇?所以這事兒倒也談不上一定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