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12章 天下中分,敬請下注

 想到這兒,曹操立刻吩咐郭嘉和曹仁、夏侯淵:

 “暫緩撤軍計劃,看來要繼續在前線保持二十萬大軍,至少數月了。”

 曹仁和夏侯淵剛才並不在,還是郭嘉通報完後,曹操覺得情況棘手,才趕緊召來的。

 曹仁和夏侯淵的政治智慧並不怎麼高,他們的覺悟和見識都投注在軍事上了,因此聽令後頗感不解。

 夏侯淵率先表態:“司空可是要繼續進攻劉備?如今我們兵力雖多,但水軍是絕對劣勢,此前數年一直跟袁家鏖戰,沒有精力操練水軍。劉備退過淮河,適合我軍進取的方向怕是不多了……”

 曹操:“孤不會強攻淮河防線的,放心吧。孤只是不能撤,具體熬到什麼時候,也未可知了,得看劉備那邊。”

 夏侯淵便不再反駁,倒是曹仁還有疑問:“若是不戰,卻還留那麼多兵力過冬,甚至過春荒,怕是糧草轉運消耗極大……

 陳譙之間被戰亂破壞已久,今年又被圍城,存糧差不多吃完了。臨走還被趙雲撤走三縣,我們也撤了一些,前沿化作白地,駐紮這麼多人,怕是梁郡、陳留存糧也會被耗竭。”

 曹操煩惡地擺擺手:“這些道理孤豈能不懂?但在劉備召集完這場漢室宗親‘會盟’之前,孤不能退!那樣劉備會越來越跋扈的!

 所以留多久,這事兒不是孤定,是劉備在定!要麼就指望諸將用命,把沛郡全境奪回來,不讓劉備佔住芒碭山,讓他這場會盟開不成!那樣也能讓劉備落得天下人恥笑!”

 曹仁、夏侯淵聽了這些分析,才理解了這個事件背後有那麼深的政治層面意義,不由血氣上湧:“既如此,請司空下令吧!我等集結朝廷之兵,與劉備在小沛決戰!”

 武將們紛紛上頭,一旁的郭嘉看出不對勁,連忙叫停:“諸位將軍不可魯莽!也請司空三思啊!劉備兵力不弱,一旦把徐淮兵馬彙集,也能聚起十萬之眾以上。

 就算我們集兵二十餘萬,但我攻敵守,敵軍器械精良、又能據險而守,芒碭山地勢狹險不易於大軍展開,豈不是正中了諸葛瑾、諸葛亮的計?

 這定是他們故意引誘挑釁我軍!就是想激怒司空、然後守我軍之所必攻,大量消耗我軍,司空萬不能被其激將啊!只是為了爭回這個面子,守住相持即可!

 多吃點糧食就吃點糧食吧,糧食吃了還能再種,久戰之兵被白白消耗掉,可就沒那麼容易練了。”

 郭嘉一番苦勸,把認慫的罪過都往自己身上攬,也給了曹操和夏侯淵曹仁足夠的臺階下,他們也就順勢冷靜下來。

 曹操心中還是不爽,覺得有點丟臉,急於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思之再三,忽然想到一件事,連忙吩咐:

 “奉孝!你立刻幫孤起草一份書信,送去許都給文若,讓他在朝中表奏天子,重新任命劉艾為宗伯!並且正式撤去劉備的官職!”

 原來,曹操雖然跟劉備開戰三年了,但是他此前並沒有特地削過劉備的官職——這也不奇怪,他跟袁紹打的時候,也沒特地用皇帝旨意去掉袁紹的大將軍頭銜過。因為曹操不喜歡做那種無意義的事情,他知道這招沒有什麼實際作用。

 對方只要一句“這是天子被脅迫情況下所發的旨意,不是天子本意,屬於矯詔”,就能把詔書的合法性否定掉。這類詔書發多了,反而還容易證明“天子確實就是曹操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