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15章 枉做小人蔡德珪

 歷史上曹操最後也沒把投降了的劉琮如何,該保留州牧待遇還是保留。

 ……

 諸葛均此前還真沒把這個問題想透,如今聽了伊籍推心置腹,才算是徹底瞭然。

 來之前,大哥倒是吩咐過他幾句,告訴他荊州內部兩派對峙很嚴重。但是又關照他:你能力不行,玩不轉的,所以別介入太深,以免反受其害。你就只管把人帶來,到了沛郡,主公和我自會拉攏。

 所以諸葛均也就樂得躲懶了。

 現在回想,大哥真是高瞻遠矚,看得太透徹了。尤其是自己臨走前,大哥還隨口吟歎了幾句預言,說劉荊州的地盤“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大限日無孑遺。”

 當初諸葛均聽不懂,現在算是明白了,大哥說的荊州始欲衰,就是今年建安八年、劉琮娶了蔡瑁的女兒,劉表二子徹底公開鬥爭了。

 二弟娶妻短短一年,就逼得劉琦生出尋求外援之心,情況之危急,可見一斑。

 ……

 兩天之後,襄陽的鎮南將軍幕府中,劉表病情稍有好轉,一大早就醒了,用完早膳,就在後花園裡轉悠幾圈。

 聽說父親精神不錯,劉琦也趕忙趕來探視問安。

 劉表見到劉琦,說了幾句家常話,就敲打道:“你如今是江夏太守,漢陽那邊的事也緊要,不可探病滯留太久。等諸葛均和機伯回去的時候,你也順路送到漢陽,派水軍護著他們渡江便是。”

 聽劉表的話,這是已經定下了讓伊籍跟著諸葛均回去。

 劉琦先答應著,然後又提起此前的請求:“父親,玄德叔父重修梁孝王陵,讓天下宗室觀禮、以彰曹賊罪惡。這種事情,我們只派個外姓別駕去觀禮,還是不夠重視,怕被天下人非議。

 孩兒還是願意跟隨伊別駕同往,以向天下人彰顯父親的大度。”

 劉表嘆了口氣:“劉璋也未必敢派劉循去。前日聽人說起,都說劉璋必然會藉口其子都尚年幼,派外姓別駕去。”

 劉琦連忙解釋:“那又如何?劉璋鼠肚雞腸,這不更襯托出父親的氣度恢弘麼?咱怎能跟劉璋比?而且那些人對父親所言,也多有不實,玄德叔父的使者都還沒到成都呢,他們怎麼知道劉璋會如何應對?”

 劉表眼神一眯:“伱怎麼知道玄德的使者還沒到成都?”

 劉琦一愣,好在反應也快,立刻解釋:

 “孩兒是從路程時日推算出來的,當時在漢陽接到玄德叔父的使團入境時,另一路正使孫卲也是同時過境的。

 只是孫卲沒有渡江,而是直接沿江南岸逆流而上,孩兒在江上遠遠見到他船隊旗號,故而知之。”

 劉表點點頭,又說:“但為父還是擔心你的安危。”

 劉琦這才抖擻精神,把“玄德叔父連袁譚都如此善待,何況對我”的道理說了一遍,終於讓劉表腦子徹底轉過彎來,消弭了對兒子安全的擔憂。

 劉表摸著鬍子沉吟道:“既如此……這事兒倒是可以商議——這番道理,不會是諸葛均教你的吧?”

 劉琦不善說謊,但這個問題他卻理直氣壯:“孩兒當初只是把諸葛均一路護送到襄陽,到了襄陽後,就再未見過他,更談不上請教。”

 劉琦回答的時候,劉表始終盯著他的眼睛。

 他對自己兒子的脾性非常瞭解,知道劉琦不善說謊,只要沒有眼神閃爍,那就說明真沒說謊。

 如此看來,這些都是兒子自己想到的。

 劉表忽然有些欣慰,也鬆了口氣:“難得你自有如此見識,也罷,你且回去先做準備,待為父接見了諸葛均,再作定論。”

 劉琦知道,父親這是原則上同意了,終於微微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