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1章 必不得已而去

 劉備軍在泰山郡原本也有駐紮不少的部隊,而且還沒開打之前,就已經在泰山地區屯糧,以備持久作戰。

 所以關羽要調度組織部隊、發動從南北兩側夾擊曹軍的“魯國突出部”的攻勢,短短几天內就能做到。

 而對面的曹軍,對於劉備軍的這一攻勢,估計還真就不是很充分。

 這倒不是說曹軍沒有智謀之士。相持戰打到這一刻,曹操身邊可是帶了郭嘉、賈詡兩員老陰比,只把荀攸留在了河北,統籌肅清殘敵、恢復局面的工作。

 以郭嘉、賈詡之智,當然也能料到劉備軍被曹操壓著打了兩三個月之後,有可能組織反攻。

 但問題就是,這世上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曹軍這兩三個月打下來,實踐證明他們只能通過從南側的兩河平原地區、進攻劉備一方的沛郡凸出部,才相對有可能取得成功、傷亡交換比也能打得好看一點。

 沛郡西邊的芒碭山區,沛郡北邊的九里山區,相比於南側河流平原地帶,進攻難度都大得太多了。

 久而久之,曹軍不可能放著更高效的戰場不攻,卻始終在低效的戰場上囤積重兵、吃白飯不幹活耗著。

 所以,位於沛郡西部梁地的張郃部兵力;位於沛郡北部魯地的樂進部兵力,在去年臘月到今年二月初的這段時間裡,是在逐步被抽調削弱的。

 反正部隊留在這兒也沒活幹,不如越來越傾向於南重北輕。

 賈詡、郭嘉也都提醒過,曹操也虛心採納了,但時間一久,劉備遲遲沒有進攻,他就還是會鬆懈,故態復萌。

 於是,二月上旬將盡的時候,隨著關羽讓張遼、高順帶著南北兩路偏師,從泰山和九里山區殺出、直奔魯國平原的時候。

 部署在魯國突出部內的曹軍,著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開始,樂進還不明劉備軍虛實,不知敵軍規模,就想嚴防死守,一個縣城都不放棄,層層設防。結果那些防禦設施不夠堅固的邊緣小縣,就被攻堅能力超群的高順,打得節節崩潰。

 還因為曹軍在這一戰場兵力相對薄弱、還四處分散,跟撒胡椒麵一樣全面防守,被高順逮住機會、重點圍殲了兩個延邊縣城的守軍。

 樂進的邊防軍隊吃了虧後,才意識到劉備軍在低調龜縮了兩三個月後,這是突然總爆發了,不是佯攻,是動真格的。

 樂進焦頭爛額之下,只能倉促把剩餘部隊都收縮到魯地最心腹的曲阜、兗城周邊。同時,在被圍之前,他也飛馬派出報急信使,繞過魯國突出部,先去張郃處報急求援,再繞到南線,通知曹操。

 曲阜的重要性,也不必多提,中國人都知道。

 那是當年春秋戰國時魯國的國都,也是孔子故居所在,聖人之鄉。

 樂進收縮兵力之下,自然能力保曲阜周邊不失,至於外圍小縣,暫時淪落也顧不上了。

 樂進固守了兩日後,張郃就接到了急報,他也就趕緊抽調部隊往北延伸防線,防止關羽和高順撕開的那個缺口繼續擴大。

 只恨張郃那邊兵力也不多,而且他也要提防劉備軍會不會是虛晃一槍、會不會翻越芒碭山也來偷襲一下,所以他並不敢過分削弱自己防區的戰力、去捨己為人。

 又過了兩日,身在符離睢陽一線的曹操也得到了急報,這才從沛郡凸出部的南線,兜了個大圈子把一部分兵力調往北線。

 但因為大軍調動總要時間,還得繞過劉備的佔領區,最後花了七八天才支援到位、逐步給樂進解了圍。

 關羽和高順、張遼倒也沒有戀戰,在曹操主力奔波抵達之前,就把部隊撤回了沛郡。

 臨走時,關羽自然也把魯國南部被己方攻破的薛縣和鄒縣這兩個小縣城的百姓人口,按照自願的原則,遷走了一小半。

 這薛縣,便是當年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的封邑,也是魯地一座還算富庶的縣城。當年孟嘗君的門客馮諼為他“沽恩市義、狡兔三窟”,燒掉欠錢者債券的典故,就是發生在薛縣。

 曹軍援軍趕到後,關羽已經得勝而歸,累計殺傷俘虜了幾千曹軍、擄走了數千戶人口,安全退回了九里山以南和泰山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