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5章 陳琳再檄曹操

 劉備也不催他,就帶著劉琦等人先上了祭禮,走完流程。

 還讓人在一口剛鑄的重達數噸的巨型銅鼎裡,煮了一條東海郡撈回來的鯨魚,皮和油脂內臟血液當然是早就清除乾淨了的。

 旁邊再放一口小得多的傳統銅鼎,煮上全羊全豬的少牢之禮——少牢乃祭祀諸侯之禮,加上全牛後變成太牢,則是天子所用。梁孝王生前也只是王,所以劉備就算想鋪張,在這上面也是不能錯的。

 他可以在旁邊再煮一條鯨魚都沒人管,但全牛不行。

 那邊咕嘟嘟煮著肉,劉備等人走著繁瑣的儀式流程,足足過了一個半時辰,大鼎裡的東西也都煮爛了,流程也走完了,陳琳那邊修改後的文章也重新寫好了。

 因為時間寬裕,陳琳還反覆斟酌了一下,覺得把寫景和譴責的內容放在最後幾段,有點不倫不類,就重新要來絹帛,把結構順序重整,重新謄抄一遍。

 典禮的最後環節,就是陳琳捧著文章到大鼎前面站著宣讀。

 劉備為首眾人,都在旁邊聽著。

 這文章開頭還是譴責曹操罪行為主,還歷數了自衣帶詔事件發生後,天下討逆義臣這三四年來,奔走團結、共襄盛舉的種種不易。

 提到袁紹原本作為討逆的盟主,為大業做出了多少貢獻,只恨袁紹“英年早逝”,導致審配、逢紀等奸佞篡改遺命、勾結袁紹逆子袁尚,敗壞喪盡了袁家氣運。

 這幾段裡,陳琳自然也少不了春秋筆法、避重就輕。在他筆下,官渡之戰的失敗似乎也沒多嚴重,袁家最後崩盤,主要是因為袁紹病死了,以及那些奸佞作祟。而袁紹、袁譚都是絕對正面人物。

 反正審配逢紀等人也都死了,把罪名都往那些人頭上推就好,連田豐都得背相當一部分鍋。

 不過陳琳也知道,只給故主開脫是不夠的,這個場子圓不回來。

 所以他後文立刻筆鋒一轉,說幸得車騎將軍當年就是討逆聯軍中、威望僅次於袁大將軍的存在,且車騎將軍仁義播於四海,對於盟友不吝全力救援,存了袁家忠臣孝子一股血脈。

 這說明車騎將軍才是天命所歸,上天授他拯救重興漢室的重任。袁青州在大起大落、看清這股昭然天命之後,也甘願奉車騎將軍為盟主,從此聽車騎將軍號令,團結一致匡扶漢室。

 最後幾段,再寫劉琦等荊州方伯的代表,以及那些益州方伯的代表,在共襄盛舉、看清了劉備討曹的功績和曹賊的罪孽後,紛紛響應,共尊劉備為討逆盟主。

 當然,這裡面陳琳的說辭肯定是誇大了的。

 比如有些話張松肯定是沒有公然說,他也沒資格說,說了也不算。可陳琳就是要寫張松說了,還言之鑿鑿幫張松把那些子虛烏有的話再藝術加工一下,確保辭藻更加華麗優美、駢四儷六朗朗上口。

 以陳琳的文筆,這篇新的會盟檄文發出去後,張松就算沒說,至少也把劉璋擠兌到了一個得罪曹操的位置上。

 張松回去後當然可以跟劉璋辯解:這不關我事,是陳琳瞎寫的,我人在矮簷下無力阻止。

 這樣一來,張松也不至於有危險。至於劉璋有多膽小、會不會貶了張松的官職以平息曹操的怒火,那就要看益州內部的親曹派或者說叫閉關躲事派有多能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