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7章 P社玩家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先生莫急,孤素無奪同宗基業之心,故而對入川之事,從未考慮。如今事出倉促,不如召子瑜來,一併商討後續計劃——先生儘管放心,孤知道保密的,絕不會讓先生暗投我軍之事,為第四人知曉。”

 劉備表示他不會讓張松陷入洩密險境,只讓諸葛瑾一個人知道,將來最多也再加個諸葛亮。其他心腹級別更低的人,就完全保密,連關羽張飛趙雲也不會知道。

 這倒不是劉備信任諸葛兄弟遠超關羽,而是劉備很清楚那些武將是隻管執行戰略的,制定戰略的環節不用他們插手。

 何況關羽雖然細心,但張飛就不太靠譜了。要是隻讓關羽知道,甚至讓趙雲也知道、而唯獨瞞著張飛,那反而不美,容易內部生出不快,還不如一刀切所有武將都不知情。

 張松聽劉備都把保密級別提到那麼高了,自然不會介意,連忙謙遜請劉備自便。

 諸葛兄弟是什麼智識什麼謀略,天下人盡皆知,自己的事情,能只被他們知道,這可是榮幸。

 不一會兒,劉備就派侍女把諸葛瑾請來了,隨後他又揮退了侍女,屋裡只留三人。

 劉備把張松的情況當面大致說明了一下,諸葛瑾摩挲著扇骨,若有所思,聽完後先補充了一個問題:

 “子喬投效主公,此事絕對隱秘吧?若是這幾日便回益州,也不至於有危險?”

 劉備:“此事只有我們三人知曉。”

 諸葛瑾點頭:“那就好,那就說明還能隱忍不發。既如此,我也直言為主公謀劃——去年連番大戰,曹操滅袁尚、我軍取徐淮三郡,敵我兩軍皆疲憊不堪。今年曹軍新退,估計敵我雙方都不會輕易用兵,必須休養生息。”

 諸葛瑾說到這兒,先停頓了一下,讓二人接受這個共識。

 劉備、張松也自然而然點頭,覺得確是如此。

 自官渡之戰以來,如今是第四個年頭了。如果刨除官渡之戰相持廝殺的那大半年、從官渡結束的時間點來算,也已經兩年半了。

 這兩年半里,曹操和劉備、袁譚,可以說都沒什麼時間歇著,一直在高強度對抗。白骨露於野,百姓、士卒死傷慘重,還附帶著大量的人口遷徙。

 畢竟隨著兩軍邊界線的不斷變化,為了防止被敵軍騷擾,曹操在製造新的邊荒區。

 而劉備這邊雖然不用製造邊荒區,但臣服劉備的袁譚,卻免不了這些麻煩——尤其是袁譚用來維繫青、幽的冀州渤海郡,因為地處平原,其實只剩下南皮城以及去年才新修的天津城周邊能組織起生產,加上漳水下游入海口沿岸的一些耕地,可以在軍隊的保護下搞軍屯。

 其他地方,因為無險可守,只能把人民遷走。袁譚不遷的話,也會被入境的曹洪等部隊把人口擄掠走。

 以至於巔峰時期號稱二百多萬人口的渤海郡,如今連三成人口都不剩了。

 一部分被袁譚自己遷走、或是由劉備讓周瑜、太史慈的海軍走漳水渤海水路遷到別處。

 而留在南皮城以西的,都被曹軍抓走了,才不會留給袁譚。

 這樣大規模的持續戰亂,遷移,絕對是需要一整年修整、尤其是讓移民重新安家恢復生產,再打仗的話,怕是百萬級的平民餓死都有可能爆發。

 曹劉雙方都會有一個默契:仗實在打不下去了,建安九年秋收之前,雙方都別整活了。連續三年血戰,必須休息一年。

 而劉備這邊,還有一個事情必須重視,那就是林邑稻的種植和推廣。

 因為海路從林邑國買回來的種子,只有數千石的規模。就算後續每年買幾千幾萬石,也是杯水車薪,所以早稻的推廣,主要還是靠南方本地種植後、把收穫儘量留作種子,慢慢擴散。

 按照這個速度,今年只有幾個鄉級別的田地,可以種植林邑稻作為早稻。

 就算精耕細作、水肥充足的情況下,種子繁殖速度能達到每年十幾倍,明年建安十年也就是最多擴張到縣級種植面積。

 建安十一年,或許能擴張到郡級,建安十二年才能擴張到州級。

 而且面積大了之後,就不能保證所有收穫都精細統籌留作種子了,精耕細作水肥充足也未必能保證,後續的擴張速度只會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