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29章 大刀闊斧

 “如今徐淮之戰已經結束,未來與曹賊再爆發大戰,也不太會在徐淮。這車騎將軍的臨時幕府,還要放在合肥麼?還是另行遷移,去一處能兼顧南北,不至於顧此失彼的所在?”

 諸葛瑾和諸葛亮相視一眼,覺得沒太大必要搬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沒有立刻發言。

 龐統則是問了幾個問題,也跟諸葛瑾他們同步了“未來下一場戰爭,可能要在渤海郡支持袁譚”這一信息,然後說道:

 “屬下以為,合肥過於偏南了,若要兼顧幽冀之遠,不如放在徐州,移回下邳或者彭城,避免北方戰場的消息傳遞太慢。

 尤其合肥距離彭城雖然不遠,但中間隔著淮北平原的符離、竹邑這一凸出部,被曹軍所佔。從彭城、下邳南下合肥的消息,需要繞路而行,先順泗水而下,再逆淮河而上,終究不夠順暢。”

 劉備聽了,轉向諸葛兄弟。

 諸葛亮率先說:“我軍如今有信鴿,些許繞路的麻煩,倒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保持定期以騎兵繞路、往合肥運來平時母巢位於彭城的信鴿,再往彭城送去平時母巢位於合肥的信鴿。

 遇到急切時,把信鴿放歸,就不用繞路了,可以直接從曹軍佔領區的野外上空飛過來。一些不太機密的緊急軍情,不怕曹軍知道我軍知道的,都可以這麼送。

 所以我覺得,去彭城或下邳的軍事需求並不明顯,可以克服,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車騎將軍幕府的象徵意義太明顯,不宜反覆輕動。”

 劉備微微點頭,按諸葛亮的說法,龐統提到的問題,可以用技術手段克服。而諸葛亮提到的好處,則是政治層面的,龐統一開始沒考慮政治的穩定性問題,只考慮了軍事和人事上的便利。

 龐統想了一下後,倒也不再堅持,只是嘟囔了一句:“若是如此,純粹要交通便利,軍情消息傳遞快捷,壽春也好過合肥。至少直接瀕臨淮河,不如再換船折入淝水。

 去年不選壽春,乃是曹強我弱,壽春過於靠近前線。如今我軍奪取曹軍三郡之地,並且拉平了整條淮河防線,淮南西部也盡入我手,有元嘆、文長在左翼為依託,壽春能確保絕對安全,這不比合肥好?”

 始終沒有開口的諸葛瑾,這時終於開口了:“士元,你籌劃計謀,往往重軍事、重實利,卻不重虛名。主公要爭天下,必須名實相副,虛實相應。

 壽春論便利,或許勝過合肥一籌半籌,但畢竟是袁術偽都。主公是要破舊立新,再造漢室,怎可繼承袁逆遺留的宮室?

 其餘下邳、彭城雖也不錯,但主公曾經在下邳,被呂布所偷。呂布、陶謙反曹,也先後失敗於彭城、下邳,主公當彰顯新氣象,自然不能與前人相同,這才能鼓舞人心。”

 劉備本人和諸葛兄弟當然是不迷信的,龐統也不迷信,不然他也不會那麼實用主義。

 但架不住下面的人未必個個理智,如果有一部分人覺得用陶謙、呂布、袁術那些失敗者的根據地,作為我方的根據地,也會不吉利、對曹作戰不利,那麼該避免就要避免。

 劉備聽了,果然還是贊同諸葛兄弟,拍板道:“士元所說,在軍事上確實有理,論實利,也是最划算的。不過通盤考慮全局,還是要兼顧軍事和為政之大義。